德国军事顾问的资料-第2/4页

加入书签
鲍尔推荐的继任者是希特勒啤酒馆政变的共同参与者和一起入狱者赫尔曼?克里拜尔。蒋对这位前八国联军的中尉并无好感。双方在作战的战略思想上矛盾 重重。蒋认为内战中军事和政治并重,实力和阴谋并重。而克里拜尔则对蒋“炮弹”、“银弹”甚至“肉弹”齐上的手法很为鄙视,认为胜之不武。加之他的威望远 不如鲍尔,很难服众。因此一直同国民党官方和顾问团内部关系紧张。虽然在军事指挥上,他也称得上兢兢业业,在“中原大战”中亲赴前线筹划布防,协助蒋拟订 作战计划,但1930年5月终被换马。

乔治?魏采尔(Georg-Wetzell)

前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部作战处处长乔治.?魏采尔接任顾问团第三任总顾问。这位一战名将,拟订作战计划、实施作战指挥的能力很强。在作战方面是对蒋帮助最大的一个顾问。“中原大战”、围剿红军、“一?二八”抗战他都出力颇多。整军建军方面他也有所建树。

“中原大战”反蒋军70万之众,兵分四路-津浦、陇海与鲁西南、平汉、湖南,来势汹汹。魏采尔指挥若定,攻敌之必救,将焦点锁定在平汉、陇海战 场。在平汉战场上以杂牌军和空军牵制反蒋军。尤值得一提的是空军,在德国顾问的*下,空地协同作战初具威力。德国顾问要求很严格,规定空军在陆军发动进 攻以前,必须全力轰炸对方阵地。在发起攻击后,部分飞机必须在阵地上空掩护陆军的迅速攻击,晚上才允许返航。冯玉祥部第八方面军总司令樊钟秀亦死于容克式 飞机的轰炸中。反蒋军不得不从主战场抽调兵力。在陇海主战场上,蒋军投入重兵。其中德式装备、训练的教一师、教二师、十一师很是发挥了战力。如教二师被西 北军勇将吉鸿昌重兵被围在管村,面对以勇猛善战、吃苦耐劳而勇冠各军之首的西北军,教二师的火力配备、防御组织相当出色,令阵地前尸横遍野,吉鸿昌虎目流 泪。整个大战期间,德国顾问不顾生死,穿梭于前线。魏采尔更是下榻于蒋的专列上,蒋的每个决策无不先咨询在先。蒋对其的忠诚、勇敢、勤勉,甚为嘉许,给予 了“功不可没”的评语。

在对红军的围剿中,魏采尔也积极出谋划策,给红军造成了相当的危害。如第三次围剿,蒋就采纳了他的建议:在第二次围剿失败仅过一个月后,乘红军分 散各地之时,闪电般地驱军长入,从各角度直切苏区腹地,占领了广昌及前二次围剿从未染指的宁都,一时气焰嚣张,红军暂时陷入被动。但英勇的*红军最后仍 赢得了胜利。*主席后来评价到这是“一年来三次战争中最艰苦的时节”。*手握指南针亲自带领部队穿插前进,这在以往和后来的行军中,如此紧张慎重是 决无仅有的。

“八?一三”抗战中, 德式样板师第五军所辖87、88师,全部投入战斗,重创日军。如“庙行大捷”,日军精锐之第九师团、米久留师团受重挫,遗尸三四千具。让我们看看日方的评 论。日方断定他们遇到了德国顾问训练的样板师。在前线观察家发回国内的报道中称:“德国人在公然违背‘凡尔塞和约’,但必须承认他们在中国的工作是有效 率、有成效的。在沪战中支那军队的表现已说明,他们在战争理论和战术运用方面,已接近了战争的精髓。在某些局部的配合,可以窥出平时训练的有素。自动武器 的配备率也普遍高于国内其他的部队,这是一个可怕的趋向。”蒋在给张治中(时任第五军军长)的电报中也赞誉到:“我国、我军声誉,在国际上顿增十倍。连 日,各国舆论莫不称颂我军精勇无敌,而倭寇军誉则一落千丈也。”第五军的声价由此大增,为以后厕身五大主力打下了基础。

魏采尔对军事教育的加强起了很大的作用。先后协助创立了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兵、通信兵等学校。在教学上,屏弃了过分拘泥的日式成法,采纳“专 在切合战用之实地工作”的德国典范令。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特种兵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在他的大力倡导下,陆军的合成化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型的炮兵、航空 兵、骑兵部队初见雏形。大量的特种兵器材列入采购计划。他的整军建军计划,虽然加强了蒋的*实力,但也充实了中国的国防力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