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尸癖倾向通常在一个人的梦中得到最清楚的展现。这些梦涉及到凶杀、鲜血、尸体、骷髅、粪匣,有时也涉及到人们变成了机器或者像机器一样的行动。这种类型的梦也偶尔发生在那些并没有表明有恋尸癖倾向的人身上。而在恋尸癖的人身上,这种类型的梦是常见的,而且有时是重复的。
对于严重的患恋尸癖者来说,人们经常能够从他的表情和举止中识别出来。他是冷漠的,皮肤看起来死气沉沉,甚至他的面部表情好像也在散发着臭味。可以说,在希特勒的脸上,人们能够找到这种表情。他是整洁的,烦扰的,学究气的。对这个世界来说,恋尸癖的人的这个方面,在艾希曼的形象中得以典型表现。艾希曼深深地迷恋于官僚秩序和死亡。他的最高目的是服从和对组织机构尽职尽责、忠心耿耿。他驱逐犹太人好像运送煤一样。在他的视野里,几乎不可能看见活生生的人,因此他仇恨或不仇恨他的受害者与此毫不相干。
我们仅仅能够在审问官、希特勒以及艾希曼这一类人中找到恋尸癖的例子,而且也能够在那些没有机会和力量屠杀的人中找到这种例子。他们的恋尸癖是以其他的甚至看起来不易察觉的而且较无伤害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其中一个例子就是母亲总是关心她孩子的疾病、失败以及前途的渺茫;同时她又对孩子的可喜变化没有什么印象。不能分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强地争得一丝阳光,因而生存下来,动物搏斗到最后一息以便逃避死亡;人可以做许多事情以维持他的生命。维持生命,并且为抵御死亡而战斗的趋势是爱惜生命型的倾向性的最基本形式,是所有生命的实体的共性。
在具有创造性性格的人们那里,我们发现了爱惜生命型的完整展现。比如一个格外热爱生命的人为生命和生命的生长过程所吸引,他喜欢创造,而不是维持现状。他对于新鲜的事物既惊奇又喜欢,以避免过去的事物的重复。他喜爱生存的冒险,胜过因循守旧。他以机能的方式而不是机械的方式对待生命。他看到了整体而不仅仅是看到了部分,他看到了格局而不是总数。他希望通过爱惜、理性、他的例证,而不是力量、肢解事物部分,也不是以视人为物而不为人的官僚方式来影响人们、感化人们。他享受生命以及生命的种种表现,而不是只享受单纯的激动。
爱惜生命型有他们自己的善与恶的原则。善是所有有利于生命的行为;恶则是所有有利于死亡的行为。善是对生命表示尊敬,是所有促进生命生长和发展的有价值的一切行为。恶是窒息生命,使生命变得贫困,甚至使生命不复存在的一切行为。快乐是善良的;而悲哀是罪孽的。这是从珍惜生命型的伦理学观点出发的;《圣经》提到希伯莱人的主要罪孽:因为你并不是用内心的所有快乐和愉快服侍上帝。
爱惜生命型的人的良心并不是敦促自己避恶从善,也不是弗洛伊德所描述的超我,在弗洛伊德的思想中,超我是一个严格的监工,为了美德,它雇佣虐待狂来反对人。爱惜生命型的良心是由对生命和快乐的吸引而激发的;道德的实现存在于巩固人的生之爱方面。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爱惜生命型并不寓于懊悔和有罪感,它们毕竟仅仅是自我厌恶和悲哀的方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险的自由。这样的自由要求个体是能动的和有责任的,而不是一个奴隶或者运转良好的机器上的齿轮。
概括说来,对生命的爱在一个存在安全感、正义、自由的社会里将会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此种意义上的安全感对于一种高贵的生命来说,基本的物质条件不会受到威胁;此种意义上的正义是指任何人不会成为他人目的的手段;而且此种意义上的自由是指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能动的和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
最后一点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如果个体创造自我活动不进一步深入的话,那么即使在一个存在着正义和安全的社会里,也不可能有助于生之爱。如果这些条件并不是充足的,那么人就不会成为奴隶;如果社会生存的条件进一步机械化,那么后果将不会是生之爱,而是死之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对于严重的患恋尸癖者来说,人们经常能够从他的表情和举止中识别出来。他是冷漠的,皮肤看起来死气沉沉,甚至他的面部表情好像也在散发着臭味。可以说,在希特勒的脸上,人们能够找到这种表情。他是整洁的,烦扰的,学究气的。对这个世界来说,恋尸癖的人的这个方面,在艾希曼的形象中得以典型表现。艾希曼深深地迷恋于官僚秩序和死亡。他的最高目的是服从和对组织机构尽职尽责、忠心耿耿。他驱逐犹太人好像运送煤一样。在他的视野里,几乎不可能看见活生生的人,因此他仇恨或不仇恨他的受害者与此毫不相干。
我们仅仅能够在审问官、希特勒以及艾希曼这一类人中找到恋尸癖的例子,而且也能够在那些没有机会和力量屠杀的人中找到这种例子。他们的恋尸癖是以其他的甚至看起来不易察觉的而且较无伤害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其中一个例子就是母亲总是关心她孩子的疾病、失败以及前途的渺茫;同时她又对孩子的可喜变化没有什么印象。不能分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强地争得一丝阳光,因而生存下来,动物搏斗到最后一息以便逃避死亡;人可以做许多事情以维持他的生命。维持生命,并且为抵御死亡而战斗的趋势是爱惜生命型的倾向性的最基本形式,是所有生命的实体的共性。
在具有创造性性格的人们那里,我们发现了爱惜生命型的完整展现。比如一个格外热爱生命的人为生命和生命的生长过程所吸引,他喜欢创造,而不是维持现状。他对于新鲜的事物既惊奇又喜欢,以避免过去的事物的重复。他喜爱生存的冒险,胜过因循守旧。他以机能的方式而不是机械的方式对待生命。他看到了整体而不仅仅是看到了部分,他看到了格局而不是总数。他希望通过爱惜、理性、他的例证,而不是力量、肢解事物部分,也不是以视人为物而不为人的官僚方式来影响人们、感化人们。他享受生命以及生命的种种表现,而不是只享受单纯的激动。
爱惜生命型有他们自己的善与恶的原则。善是所有有利于生命的行为;恶则是所有有利于死亡的行为。善是对生命表示尊敬,是所有促进生命生长和发展的有价值的一切行为。恶是窒息生命,使生命变得贫困,甚至使生命不复存在的一切行为。快乐是善良的;而悲哀是罪孽的。这是从珍惜生命型的伦理学观点出发的;《圣经》提到希伯莱人的主要罪孽:因为你并不是用内心的所有快乐和愉快服侍上帝。
爱惜生命型的人的良心并不是敦促自己避恶从善,也不是弗洛伊德所描述的超我,在弗洛伊德的思想中,超我是一个严格的监工,为了美德,它雇佣虐待狂来反对人。爱惜生命型的良心是由对生命和快乐的吸引而激发的;道德的实现存在于巩固人的生之爱方面。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爱惜生命型并不寓于懊悔和有罪感,它们毕竟仅仅是自我厌恶和悲哀的方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险的自由。这样的自由要求个体是能动的和有责任的,而不是一个奴隶或者运转良好的机器上的齿轮。
概括说来,对生命的爱在一个存在安全感、正义、自由的社会里将会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此种意义上的安全感对于一种高贵的生命来说,基本的物质条件不会受到威胁;此种意义上的正义是指任何人不会成为他人目的的手段;而且此种意义上的自由是指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能动的和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
最后一点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如果个体创造自我活动不进一步深入的话,那么即使在一个存在着正义和安全的社会里,也不可能有助于生之爱。如果这些条件并不是充足的,那么人就不会成为奴隶;如果社会生存的条件进一步机械化,那么后果将不会是生之爱,而是死之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