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远 主编恋。这种近乎疯狂的领导者,直到他失去了客观的判断为止,常常是最成功的领导者,由于每一次失败都激起他的愤怒。因此,他必须保持一种全知全新的形象,但这样更诱发他犯错误,导致自身的毁灭。但是在我们身边总有那么一个有天赋的近乎精神病的人,来满足一个群体自恋的需要。
至此,我们已经讨论了自恋的现象,它的生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功能,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假如自恋是良性的,而且还没有超过度的界限,那么自恋就是不可避免的、有价值的。但不管怎样,我们对它的描述是不完善的。人不仅与生物和社会的生存有关,还与价值有关,与作为人的力量的发展有关。
从价值的观点来看,自恋与理性和爱的冲突就变得非常明显了。这方面的观点几乎不需进一步详加阐述。自恋倾向的特质,是它阻止了人们按事物的本来面貌看现实,即阻止人们客观地看待事物。换句话说,自恋禁锢了理性。
自恋对于爱的限制,可能不像它对于理性的限制那样明显,特别是我们重温弗洛伊德关于在所有的爱中,都有一种极强的自恋成份的观点更是如此;一个热恋着一个女人的男人,把她作为自己自恋的对象,这样她就变得非常漂亮和吸引人,因为她是他的一部分。她对于他的“爱”也是同样,因此,我们就有了所谓“伟大的爱情”的那些故事,但是这宁可说是一种感应性精神病而不能说是爱。双方的爱都保留在自恋里,他们并不是真正地深深地互相爱慕,也并不是对对方说的话感兴趣,他们是极敏感的和有疑虑的,最大的可能是他们双方都需要一个新人,来满足他们新鲜的自恋满足。
对于自恋者,他的恋人从来不是真实的名副其实的伴侣,而仅仅是一个与对方自恋的膨胀的自我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是在要求人们克服自己的自恋,至少也是指出了对待你的邻居要像对待你自己一样重要。但是,《旧约全书》比“爱陌生人”的要求走得更远。这个陌生人,准确地说既不是我们的部落、家庭和国家的成员,也不是我们以自恋所维系的某个群体的一员:他仅仅是人。
正如赫尔曼·科恩所说,人们在陌生人身上发现了人。在对陌生人的爱中,自恋的爱已经消失,这就意味着要爱那些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同于我们的人,而且并不因为他们与我们类似,就爱他们。当《新约全书》说“要爱你的敌人的时候”,是以更直截了当的方式表达了同样的思想,如果陌生人对你来说完全变成了人,那么也就不再有敌人了,因为你也真正地变成了人。如果自恋被克服,“如果我也是你”,那么,对陌生人和敌人的爱也是可能的。
与盲目崇拜的对立,同时也是与自恋的对立。在盲目崇拜中,人的部分官能被绝对化,而且成为崇拜的偶像。然后,人以一种异化的形式崇拜自己。人在这种崇拜中,偶像变成了他的自恋情感的对象。相反,上帝的观念是对自恋的否定,因为只有上帝而不是人才是全知全能的。但是由于一个确定的和无法描述的上帝概念,是对自身的偶像崇拜和自恋的否定,那么不久,上帝便取而代之再度变成了一种偶像。人按照一种自恋的形式把自己和上帝等同了起来,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与上帝概念的原始作用发生了矛盾,宗教也就变成了群体自恋的表现。
人只有从自恋中完全摆脱出来,才是真正成熟了。心理学的理论如此表述人的精神发展目标,与人类的伟大精神领袖们在“宗教——精神”的理论中所表述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他们各自使用的概念不同罢了,其实质和感受是相同的。
弗洛姆指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豪。如果像那位希腊诗人在悲剧《安提戈涅》中所说,“没有什么比人更美好”的情感能够变成所有人的体验,那么,人类一定能大大地前进伟大的一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至此,我们已经讨论了自恋的现象,它的生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功能,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假如自恋是良性的,而且还没有超过度的界限,那么自恋就是不可避免的、有价值的。但不管怎样,我们对它的描述是不完善的。人不仅与生物和社会的生存有关,还与价值有关,与作为人的力量的发展有关。
从价值的观点来看,自恋与理性和爱的冲突就变得非常明显了。这方面的观点几乎不需进一步详加阐述。自恋倾向的特质,是它阻止了人们按事物的本来面貌看现实,即阻止人们客观地看待事物。换句话说,自恋禁锢了理性。
自恋对于爱的限制,可能不像它对于理性的限制那样明显,特别是我们重温弗洛伊德关于在所有的爱中,都有一种极强的自恋成份的观点更是如此;一个热恋着一个女人的男人,把她作为自己自恋的对象,这样她就变得非常漂亮和吸引人,因为她是他的一部分。她对于他的“爱”也是同样,因此,我们就有了所谓“伟大的爱情”的那些故事,但是这宁可说是一种感应性精神病而不能说是爱。双方的爱都保留在自恋里,他们并不是真正地深深地互相爱慕,也并不是对对方说的话感兴趣,他们是极敏感的和有疑虑的,最大的可能是他们双方都需要一个新人,来满足他们新鲜的自恋满足。
对于自恋者,他的恋人从来不是真实的名副其实的伴侣,而仅仅是一个与对方自恋的膨胀的自我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是在要求人们克服自己的自恋,至少也是指出了对待你的邻居要像对待你自己一样重要。但是,《旧约全书》比“爱陌生人”的要求走得更远。这个陌生人,准确地说既不是我们的部落、家庭和国家的成员,也不是我们以自恋所维系的某个群体的一员:他仅仅是人。
正如赫尔曼·科恩所说,人们在陌生人身上发现了人。在对陌生人的爱中,自恋的爱已经消失,这就意味着要爱那些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同于我们的人,而且并不因为他们与我们类似,就爱他们。当《新约全书》说“要爱你的敌人的时候”,是以更直截了当的方式表达了同样的思想,如果陌生人对你来说完全变成了人,那么也就不再有敌人了,因为你也真正地变成了人。如果自恋被克服,“如果我也是你”,那么,对陌生人和敌人的爱也是可能的。
与盲目崇拜的对立,同时也是与自恋的对立。在盲目崇拜中,人的部分官能被绝对化,而且成为崇拜的偶像。然后,人以一种异化的形式崇拜自己。人在这种崇拜中,偶像变成了他的自恋情感的对象。相反,上帝的观念是对自恋的否定,因为只有上帝而不是人才是全知全能的。但是由于一个确定的和无法描述的上帝概念,是对自身的偶像崇拜和自恋的否定,那么不久,上帝便取而代之再度变成了一种偶像。人按照一种自恋的形式把自己和上帝等同了起来,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与上帝概念的原始作用发生了矛盾,宗教也就变成了群体自恋的表现。
人只有从自恋中完全摆脱出来,才是真正成熟了。心理学的理论如此表述人的精神发展目标,与人类的伟大精神领袖们在“宗教——精神”的理论中所表述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他们各自使用的概念不同罢了,其实质和感受是相同的。
弗洛姆指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豪。如果像那位希腊诗人在悲剧《安提戈涅》中所说,“没有什么比人更美好”的情感能够变成所有人的体验,那么,人类一定能大大地前进伟大的一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