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远 主编。他虽然承认炮兵在作战中具有重大作用,甚至同意“如果古罗马时代有枪炮的话,罗马人会更迅速地获得他们的成就”的观点,但他坚持认为,炮兵“尽管在一支与古代的美德相结合的军队里是有用的,但在反对一支有美德的军队时,它仍然是无用的”。既然培养军队的美德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将美德输入到军队中去呢?他在《战争的艺术》第四卷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他认为,强制人们按符合美德的行为方式行事最灵验的方法,是威吓他们不敢另作选择。一个君主应该像汉尼拔将军那样,强行把美德灌输到军队中去,从而使士兵“在最惊险的战斗中表现出最大的活力和勇气”。
3.以攻为守,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
在马基雅维里看来,要想驱逐外族,把意大利从蛮族的控制下解放出来,从而实现意大利统一的政治目的,还必须探讨战略战术问题。为此,他不仅在其代表作《君主论》和《史论》中,以相当的篇幅讨论属于战略范畴的“每一个国家可能使用的进攻与防守之道”,而且他还于1519年至1520
在战略上马基雅维里最感兴趣的是以攻为守。在他看来,意大利是个四分五裂、处在外族控制下的弱国,不能在战略上一味采取守势。如果这样,意大利既不能驱逐外敌,亦不能实现民族解放。因此他奉劝能肩负起意大利统一使命的君主,在组建起一支强大公民军的基础上,效法古罗马人惯用的战略,即集中兵力最大限度地发动对敌人的进攻。他主张“一旦宣布战争”,应立即发动短而大的攻势,以便使你的国家“更安全、更强有力或更有利”。在战略进攻问题上,他还反对“行动迟疑不决”,或是“决策缓慢拖延”的做法,认为这种畏缩的作战行为会给整个战争造成危害。他说:罗马人完全明白行动迟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极大地束缚军队的主动性,丧失主动出击歼敌的机会。而在和平时期,大多数情况下也不能依赖堡垒,虽然堡垒能给你提供一种安全感,但却使你“迅速和毫无顾虑地压迫你的臣民”,这会反过来激怒他们,引起他们的怨恨和愤怒。而导致人民憎恨的后果是严重的,“因为即使你拥有堡垒,如果人民憎恨你,任何堡垒都保护不了你”。
马基雅维里在其著作中除探讨战略问题外,还探讨了与战略有关的战术问题。马基雅维里探讨战术问题是从探讨战术原则入手的。就他的战术原则而言,概括起来主要有两条:一是战斗中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在他看来,既然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消灭敌人,保存自己,那么在具体的战斗中,就应该牢记这一目的,遵循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原则。为此,他在《君主论》中,甚至责备那种“在战斗中不进行屠杀而是活捉俘虏”、“不要求赎金即予以释放”俘虏的做法,因为这种做法从根本上说是违背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这一战术原则的。二是灵活多变的原则。他认为,作为一个君主在复杂的军事、政治和外交斗争中,只有遵循灵活多变的原则,努力使自己的个性适应时代的变迁,才能成为政治、军事、外交斗争的胜利者。同样,在具体的战斗中,一个军事指挥员也应该随战斗形势的变化而灵活地改变战术,只有这样才能克敌制胜。
在《战争的艺术》这部著作中,马基雅维里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对抗侵略的战术论。值得注意的是,改变战术乃至创造新的战术,以适应武器的变化和新兵种的出现,从而达到抗拒外国侵略,扭转意大利被动挨打的局面,是马基雅维里研究战术的出发点。15世纪末16
这种战术的核心内容是改变意大利步兵的作战队形。至于如何改,改成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马基雅维里军事思想形成于西欧中世纪向近代转型的文艺复兴时代。在这一变革的时代里,他以政治家敏锐的目光和智慧,不仅进行了创建近代国民自卫军的改革尝试,而且还形成了具有鲜明近代特征的军事思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3.以攻为守,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
在马基雅维里看来,要想驱逐外族,把意大利从蛮族的控制下解放出来,从而实现意大利统一的政治目的,还必须探讨战略战术问题。为此,他不仅在其代表作《君主论》和《史论》中,以相当的篇幅讨论属于战略范畴的“每一个国家可能使用的进攻与防守之道”,而且他还于1519年至1520
在战略上马基雅维里最感兴趣的是以攻为守。在他看来,意大利是个四分五裂、处在外族控制下的弱国,不能在战略上一味采取守势。如果这样,意大利既不能驱逐外敌,亦不能实现民族解放。因此他奉劝能肩负起意大利统一使命的君主,在组建起一支强大公民军的基础上,效法古罗马人惯用的战略,即集中兵力最大限度地发动对敌人的进攻。他主张“一旦宣布战争”,应立即发动短而大的攻势,以便使你的国家“更安全、更强有力或更有利”。在战略进攻问题上,他还反对“行动迟疑不决”,或是“决策缓慢拖延”的做法,认为这种畏缩的作战行为会给整个战争造成危害。他说:罗马人完全明白行动迟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极大地束缚军队的主动性,丧失主动出击歼敌的机会。而在和平时期,大多数情况下也不能依赖堡垒,虽然堡垒能给你提供一种安全感,但却使你“迅速和毫无顾虑地压迫你的臣民”,这会反过来激怒他们,引起他们的怨恨和愤怒。而导致人民憎恨的后果是严重的,“因为即使你拥有堡垒,如果人民憎恨你,任何堡垒都保护不了你”。
马基雅维里在其著作中除探讨战略问题外,还探讨了与战略有关的战术问题。马基雅维里探讨战术问题是从探讨战术原则入手的。就他的战术原则而言,概括起来主要有两条:一是战斗中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在他看来,既然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消灭敌人,保存自己,那么在具体的战斗中,就应该牢记这一目的,遵循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原则。为此,他在《君主论》中,甚至责备那种“在战斗中不进行屠杀而是活捉俘虏”、“不要求赎金即予以释放”俘虏的做法,因为这种做法从根本上说是违背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这一战术原则的。二是灵活多变的原则。他认为,作为一个君主在复杂的军事、政治和外交斗争中,只有遵循灵活多变的原则,努力使自己的个性适应时代的变迁,才能成为政治、军事、外交斗争的胜利者。同样,在具体的战斗中,一个军事指挥员也应该随战斗形势的变化而灵活地改变战术,只有这样才能克敌制胜。
在《战争的艺术》这部著作中,马基雅维里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对抗侵略的战术论。值得注意的是,改变战术乃至创造新的战术,以适应武器的变化和新兵种的出现,从而达到抗拒外国侵略,扭转意大利被动挨打的局面,是马基雅维里研究战术的出发点。15世纪末16
这种战术的核心内容是改变意大利步兵的作战队形。至于如何改,改成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马基雅维里军事思想形成于西欧中世纪向近代转型的文艺复兴时代。在这一变革的时代里,他以政治家敏锐的目光和智慧,不仅进行了创建近代国民自卫军的改革尝试,而且还形成了具有鲜明近代特征的军事思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