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在前面的话-第4/5页

加入书签
    所以封神里对姜子牙的塑造,应该是污名化的。原因嘛,除了作者的笔力不到之外(许仲琳对于神魔斗法的想象力极具天赋,但对于一个聪慧智者的想象力,却非常贫乏。封神里的角色,大都不怎么聪明),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作者的历史观问题。他希望把周得天下根本原因归结于天命,归结于周武王的仁德,仁者承天命而得天下,这似乎合法性更强。但对于一个开国之君的精神刺探,却又本能的小心谨慎,丝毫不敢带入武王的主视角和内心世界,这应该是小知识分子骨子里的道德本分在起作用。所以无意间把武王写的孱弱无能。但站在他的历史观上,又不可能让辅臣的作用盖过君主,所以姜子牙也等而下之,一并变成了弱鸡。

    我心目中的姜子牙,应该是个绝顶聪明的军事天才。他必定擅长运用超越时代的战法。他还善于利用宣传,善于制造舆论,善于笼络人心,是一位心理学大师。这才足以支撑他在历史上真实的江湖地位——朝堂上的政治第一人+同时期地表最强军事统帅。

    既然提到了姜子牙和武王人物塑造的bug,那么就再说说下面几位吧,他们的问题是一样的。就是书中几个著名老好人——商容、比干、姬昌,其实还应该算上冤死的姜皇后、杨娘娘、黄娘娘等。

    他们的存在,给我们造成一种错觉:商末真是一个天堂般的黄金时代啊!在那个时代,只要你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好人,就能登上权力舞台中央。不用干别的,只负责人好就行。这可能吗?要知道,他们都是宫廷斗争的胜出者,在成为万民称颂的贤臣之前,他们都做过什么?在普通民众无法窥见的深宫里、朝堂上,他们有着怎么样的表现?他们彼此之间真像书中所写那样,是毫无芥蒂,同心为国吗?那是个从蛮荒脱离没多久的时代,昨天还在与野兽争食,为了一口吃的,无所不用其极,今天就一个个都成圣人了?孔子那一套适用于士大夫的道德法则,要等到几百年之后才问世,这个时代,应该还没有成文的东西供他们做行动指南。那么他们的道德准则的参考坐标系到底是什么?有没有标准?还是遵循人类底层基因的利己本能呢?这里需要一个真相来还原现场。

    前面关于武王的思考,再补充几句。我们先假设这个遍地神仙的世界,真的存在过。那么武王的傀儡形象还真不容易推翻。你想,神仙打架(真的是字面意思),你吐口气就刮大风了,我打个响指就打雷了…在这样的世界里,一个脆弱的人类,可不就只有被傀儡化的份儿吗?

    我是丞相,我手握兵权,我还一身法术,我有一万种方法搞死你,每一种都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你会有安全感吗?你在我这样的丞相身边做大王,是不是得每天噤若寒蝉、唯命是从?因为我随时可以把你废了或者直接干掉,再推一个大王上位,毕竟你身后有近百个候选人翘首以待。

    姬发在这种威胁中,最后平稳过渡,安全抵达彼岸。而不是像后世的刘禅那样,靠装疯卖傻求生存,最后仍没搏到一个好下场,我想,他必有他的独到之处。

    西周的天选之子不是姬发,是伯邑考。此人是长子,又英武仁德,极富存在感,可惜是个情感丰富且不懂抑制的暖男。被妲己的女王范儿征服后,一发不可收拾,惹了不该惹的人,被剁成了馅儿。姬发之后有四子姬旦,此人虽然名字搞笑,却是后来名留青史的周公旦,辅佐二帝成王,权倾天下,地位相当于清代的多尔衮。其他九十几个儿子里,可能也不乏才干卓绝的。姬发从这些人中脱颖而出,除了长幼序列的优势外,他可能是书中所写的那个懦弱、缺乏主见的老好人么?当然,如前所述,这一切成立的大前提,首先得是那个神仙打架的世界并不真的存在。否则,一个凡人,就算机关算尽,也还就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