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原来又是母亲

加入书签


    我还是说说姐姐的事。和黄政分手后,姐姐又认识了林远祥,终于,这一次姐姐遇到了可以托付终身的人。

    林远祥是个从部队上退伍下来的汽车兵,曾经在西藏待了两年,回来后分在人汽公司。对林远祥当时我倒没什么看法,反正不会比黄政好,当然也差不到哪儿去。这只是泛泛的结论,但实际上林远祥,我的这个未来姐夫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当然他要在今后的交往中才会贬值,才会从现有的位置一落千丈。那天姐姐领着我去林远祥家吃饭,那绝对是黄政家的反面,也许这个原因我才大吃一惊,姐姐为什么把自己和他们家系到一起。

    林远祥家就在太平路,离太平路菜市不远,从太平巷口一直往里走,看到的那幢烂木板楼就是他们家。林远祥有五兄妹,他是老大,下面隔两三岁就有一个弟弟,最小的妹妹还只有十来岁。我们去的时候刚刚下了一场大雨,太平巷里全被黑泥浆淹着,没有路灯,里面黑洞洞的,等我们提着裤腿走到门口,林远祥的母亲林老太才推着—个葱摊从菜市上回来了。那时候林家除了老大林远祥有工作外,其余的收入就全靠林老太摆的那个葱摊。林老太看着姐姐和我,脸上谄媚地笑着,但看得出她此刻非常地不安,而且是突然间遇到的,这种不安显得尤其明显。事后我才知道林远祥前面找的三个女朋友都是这么跑掉的。林老太只好一味地客气,说条件不好,又忙叫她女儿林艳喊姐姐哥哥。那个小林艳,我记得那时候还在念小学,只有我腰那么高,她从她母亲身后冒出来,全身都脏兮兮的,鼻子下还抹了一道黑泥,她并没有听她妈的话,而是固执又委屈地抬着头,用一种气呼呼的表情看着我们。

    吃完饭我和姐姐坐到林远祥的房里,也不敢大声说话,因为房间都是三合板隔的,稍一说重了,隔壁就听见了。外面也一样,也是小心轻放,大概林老太打过招呼了,所以林家所有人都一律改用细嗓门说话,当然这也是为了听清林远祥和我们都在聊些什么。只有林艳时常忘了规矩,在屋子里跑来跑去,走得略重,便会招来她母亲一通压抑的呵斥。

    我以为这一次——甚至林远祥本人也不会抱太大的希望吧,偏偏姐姐做了件出乎我们意料的事,几个月后她选择了林远祥。说实话这个选择和当初姐姐不选黄政一样让我吃惊,也是从这件事我才知道,虽然姐姐每一次去见未来姐夫时都带着我,但她又什么时候听过我的话?真的,该说的我都说过了,但毫无用处。也许在当时这种念头仅仅在我脑子里转了一圈就消失了,但它毕竟存在过,存在过的事隋永远都不会消失的,某一天它就会像浪头一样翻上来,逼着你去正视。

    有一瞳我半开玩笑地问姐姐,你当时为什么不选黄哥呢?起码你看腿也方便点。那时候姐姐的腿得了骨质增生,连行走都右些困难了,姐姐说,当时我还不是嫌f也f:家换鞋子太麻烦!事情总是越说越清楚,有一次姐姐说我们家老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她跟姐姐说,你要想清楚噢,这种家里你将来咋混得出来?这句话应当让姐姐的思路一阵混乱,黄家既然不好混,她当然只好去林家混了。就我知道的,姐姐一开始和林老太的关系很不好,她结婚时正好是玻璃厂效益最好的时候,于是姐姐用那些奖金给自己置了床单、被套,甚至家具,这些全靠姐姐自己挣出来的。姐姐本来也可以把家安在河西路,毕竟林远祥家也不宽松,但姐姐说凭什么,他们家也该出点哕!就这么姐姐就嫁过去了。当然姐姐带过去的还有她的理直气壮,这是林家所没有的东西,林家的人毕竟是羞隗的,因为他们家大儿子成家,他们也无力承担什么,但人又总不可能老是这么羞隗下去,于是姐姐和林家的冲突渐渐地多了起来。

    一年后姐姐生了个女儿,更给了老太太对她不好的理由。林老太死活不肯替她带孩子,她说不给任何人带孩子,但几年后轮到她做其他孩子的奶奶时,林老太却食言了,她不仅替他们带,还故意把那些孩子夸得像一朵花。姐姐的女儿,也就是我的外甥女林珊,最后还是托林家隔壁一个孤老周妈带的,—个月十五块钱,其实这点钱当时还不够林珊吃的。周妈真是个好人,她对姐姐说,小萍,你看我也没有生养过,如果你放心,就把娃娃交给我,钱不钱的就算啦。周妈的生活来源也就是她临街的一处房产,当时租给一个温州来的表匠,但她还是替林珊订了一份牛奶,姐姐说,这份情总是要记人家一辈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