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成都刚刚解放不久发生的事,几乎就在一夜之间,外婆与外公所有的联系都中断了,外公失踪了,整整两年多时间外公都音讯杳无,生死未卜。当然后来外婆知道外公其实一直关在解放军的军管会里。那两年外婆说她是战战兢兢,度日如年般熬过来的,她也不知道进入了新社会,在前面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有一次,外婆说家里没米了,她就约了邻院的黄太一起买米。
黄太是外婆的一位牌友,她的丈夫也是一位国民党高官,这时候也和外公一样下落不明。和外婆不同的是黄太自己没有孩子,所以她养了一大群波斯猫,来替代没有孩子的那部分遗憾。和外婆家相同的是黄太家的佣人也跑光了,所以黄太也必须自己去买米,这也是黄太第一次去外面买米。她们一起出现在米市上,站到那条长长队伍中,但很快这个队伍就骚动起来,人们疯狂地朝前拥挤,因为有人说米铺的米就要卖完了——当然最后外婆和黄太还是每人都买到了一小口袋白米,惟一的代价是黄太的一只鞋子被人踩丢了。回去的路上还好好的,黄太还自嘲地说自己快变成下人了,她甚至举起手,闻了闻腋下的汗酸气。但回到家黄太就不行了。黄太给自己好好地做了一顿饭,饱饱地吃了一顿,又把她那群漂亮的猫孩子们喂饱,然后黄太就把自己最喜欢的那件旗袍找出来换上了,她坐在桌子边哭哭啼啼闹了大半夜,后半夜黄太就把自己挂在了房梁上——“就因为去买了回米,她就受不了了。”外婆接着说,“所以啊,人要熬得起,看着看着熬不下去了,但过了那道坎就好了,砖头瓦块都有翻身的时候。”
那天外婆讲完这个故事后,姐姐和母亲都没有吭声。我忽然问,“她不喜欢吃米饭,为什么不吃馒头呢?”我记得我的话让母亲噗地一声笑了。
我父亲搬回家几乎是两年后的事情。那一年哥哥八岁,父亲说,小文也该回来上学了。
父亲说这番话是在一个闷热的下午,那天下午久不露面的父亲终于出现在我们面前。我记得那天父亲和我记忆中的不太一样,从前父亲总是光光的下巴上长着一圈茂密的胡须,他离家的时间应当远远超过那圈胡须的长度。我已经想不起父亲已经有多长时间没有回家来了,那两年里,父亲回家来看我们或者取他换洗衣服的次数其实屈指可数,有时候我甚至都无法完整地想起他的模样,而且父亲每次都是来去匆匆,他总是随便翻翻我们的作业,一吃完饭他总会很自觉地站起来,然后又一次匆匆地消失在来路上。
但那一天显然是个让母亲高兴的日子,我们都很高兴,因为吃完晚饭父亲没有像往常那样着急离开,最后他甚至还在家里留下来。父亲告诉母亲有件事要同她商量商量。我看得出母亲其实很激动,除了父亲留在家里还因为他说话时的语气,那是种温和的语气,也就是说是一种母亲已经十分生疏的语气,它一定让母亲想起什么久远的事情。显然母亲已经忘记父亲住到厂里的原因,忘记了这之前发生在他们中间种种的不快,只要父亲能回家,她都可以把这些东西通通丢到脑后,不去计较的。实际上那一天也是父亲正式回家的日子,他又回到我们中间,从那以后父亲直到去世都是和我们一起度过的,父亲把他最后的时间留给了我们。
父亲回来就是想和母亲商量哥哥的事,父亲说,“我还是回去一趟,把小文接回来吧。”
我说过我还有个哥哥,他比我大一岁,比姐姐小两岁,三岁时他就被父亲送到老家。哥哥应当远没有我和姐姐幸运,听说他刚生下来时就小灾小病不断,一开始是不停地拉肚子,拉得直抽风;两岁时头上又奇怪地长了一头癞疮,不停地流脓,有一回上药竟发觉疮盖下还长了蛆。母亲说带哥哥可费了精神,只有一点,哥哥很少哭闹,就是用镊子在伤口里掏那些蛆虫时,哥哥早已痛得龇牙咧嘴,满地打滚,却硬是没有哭出声来。母亲说她几乎就没看见过程文的眼泪。哥哥是颗煞星,也是父亲的克星。父亲过世后母亲不止一次偷偷地去东山找那个有名的陈瞎子算命,陈瞎子就说哥哥是颗煞星,他说我们这儿塘子小了,喂不了这么大的鱼。如果真是这样当初哥哥不回来就好了,大姑的表侄,也是父亲的—个远亲,几年后就要成为兰州军区政委,如果哥哥不回来,早晚也会像他的父亲、、他的外公一样成为一名军人的。他周身流淌的都是军人的血液,在部队这个大塘子里,还容不下哥哥这条大鱼?但哥哥还是回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黄太是外婆的一位牌友,她的丈夫也是一位国民党高官,这时候也和外公一样下落不明。和外婆不同的是黄太自己没有孩子,所以她养了一大群波斯猫,来替代没有孩子的那部分遗憾。和外婆家相同的是黄太家的佣人也跑光了,所以黄太也必须自己去买米,这也是黄太第一次去外面买米。她们一起出现在米市上,站到那条长长队伍中,但很快这个队伍就骚动起来,人们疯狂地朝前拥挤,因为有人说米铺的米就要卖完了——当然最后外婆和黄太还是每人都买到了一小口袋白米,惟一的代价是黄太的一只鞋子被人踩丢了。回去的路上还好好的,黄太还自嘲地说自己快变成下人了,她甚至举起手,闻了闻腋下的汗酸气。但回到家黄太就不行了。黄太给自己好好地做了一顿饭,饱饱地吃了一顿,又把她那群漂亮的猫孩子们喂饱,然后黄太就把自己最喜欢的那件旗袍找出来换上了,她坐在桌子边哭哭啼啼闹了大半夜,后半夜黄太就把自己挂在了房梁上——“就因为去买了回米,她就受不了了。”外婆接着说,“所以啊,人要熬得起,看着看着熬不下去了,但过了那道坎就好了,砖头瓦块都有翻身的时候。”
那天外婆讲完这个故事后,姐姐和母亲都没有吭声。我忽然问,“她不喜欢吃米饭,为什么不吃馒头呢?”我记得我的话让母亲噗地一声笑了。
我父亲搬回家几乎是两年后的事情。那一年哥哥八岁,父亲说,小文也该回来上学了。
父亲说这番话是在一个闷热的下午,那天下午久不露面的父亲终于出现在我们面前。我记得那天父亲和我记忆中的不太一样,从前父亲总是光光的下巴上长着一圈茂密的胡须,他离家的时间应当远远超过那圈胡须的长度。我已经想不起父亲已经有多长时间没有回家来了,那两年里,父亲回家来看我们或者取他换洗衣服的次数其实屈指可数,有时候我甚至都无法完整地想起他的模样,而且父亲每次都是来去匆匆,他总是随便翻翻我们的作业,一吃完饭他总会很自觉地站起来,然后又一次匆匆地消失在来路上。
但那一天显然是个让母亲高兴的日子,我们都很高兴,因为吃完晚饭父亲没有像往常那样着急离开,最后他甚至还在家里留下来。父亲告诉母亲有件事要同她商量商量。我看得出母亲其实很激动,除了父亲留在家里还因为他说话时的语气,那是种温和的语气,也就是说是一种母亲已经十分生疏的语气,它一定让母亲想起什么久远的事情。显然母亲已经忘记父亲住到厂里的原因,忘记了这之前发生在他们中间种种的不快,只要父亲能回家,她都可以把这些东西通通丢到脑后,不去计较的。实际上那一天也是父亲正式回家的日子,他又回到我们中间,从那以后父亲直到去世都是和我们一起度过的,父亲把他最后的时间留给了我们。
父亲回来就是想和母亲商量哥哥的事,父亲说,“我还是回去一趟,把小文接回来吧。”
我说过我还有个哥哥,他比我大一岁,比姐姐小两岁,三岁时他就被父亲送到老家。哥哥应当远没有我和姐姐幸运,听说他刚生下来时就小灾小病不断,一开始是不停地拉肚子,拉得直抽风;两岁时头上又奇怪地长了一头癞疮,不停地流脓,有一回上药竟发觉疮盖下还长了蛆。母亲说带哥哥可费了精神,只有一点,哥哥很少哭闹,就是用镊子在伤口里掏那些蛆虫时,哥哥早已痛得龇牙咧嘴,满地打滚,却硬是没有哭出声来。母亲说她几乎就没看见过程文的眼泪。哥哥是颗煞星,也是父亲的克星。父亲过世后母亲不止一次偷偷地去东山找那个有名的陈瞎子算命,陈瞎子就说哥哥是颗煞星,他说我们这儿塘子小了,喂不了这么大的鱼。如果真是这样当初哥哥不回来就好了,大姑的表侄,也是父亲的—个远亲,几年后就要成为兰州军区政委,如果哥哥不回来,早晚也会像他的父亲、、他的外公一样成为一名军人的。他周身流淌的都是军人的血液,在部队这个大塘子里,还容不下哥哥这条大鱼?但哥哥还是回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