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奔波终于让风鸣和宗淑有了坐忘清明的时间,不得窥此法门者断难领会其中滋味。
南华真人在《南华真经》中,通过儒家至圣与复圣的对话,引出坐忘之念:‘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天下道家学说最为弘盛的大綦、大晟、大肇皆将坐忘之术传承发扬。
大綦王室以虎氏先祖乃是高辛氏八元之一伯虎之后为尊,而伯虎者其后人有?(处)容,?容有弟子或子即三清之一的太清道德天尊,继?容宣法,创道玄正宗,由此大綦虎氏以太清道德天尊为肇祖,将《道德真经》奉为圭臬,请太虚宗为国家宗法。而太虚宗第十二代宗师,白云子深得凰后信重,为指引凰后修行而著《坐忘论》,将坐忘之法细分为信敬、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等坐忘七阶。其认为学道之初,必须安坐,收心离境,不著一物,入於虚无,心於是合道。因为境为心造,只有收心,使其一尘不染,超凡脱俗,才能向静和虚无的心体回归,由此而有大綦太虚宗坐忘之法。
大晟以孝道治天下,乃是大晟体制使然,晟朝之创立乃本是侨居客户的中州士族,联合东国土豪乡绅而建立,龙氏王族乃士族首领尔,因此不敢以忠义求报,退而以孝悌为纲要。孝悌者,乃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因循之治。所谓‘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既然政治上以因循守旧为要,士族思想上也因此崇尚无为清净玄远之道,故国学乃宗南华真人之《南华真经》,以旷达逍遥的形而上为追求,因南华真人乃上清灵宝天尊应劫转世之法身,因此国教以玉清元始天尊为至尊,以玉虚宗为国教。虢玩之虢氏大宗家主虢相即当世玄学大家,其开创大晟玉虚宗坐忘之法,其云‘夫坐忘者,奚所不忘哉?即忘其迹,又忘其所以迹者,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然后旷然与变化为体而无不通也。’追求自然心性,着重行迹则舍本逐末,坐忘者独化于玄冥之境也。
大肇王族鳌氏则另辟蹊径。上古传说神洲大地乃是巨鳌托起的仙山三岛而化造,东蓬莱化乾昧、空桑,西瀛州化崦嵫、瀛州,中方丈则化昆仑、会稽,因此大肇太祖以此巨鳌乃南极长生大帝显圣,将鳌氏先祖称为南极长生大帝化生,因此敕封为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以为圣祖。南极长生大帝于九天界化身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乃元始天王长子。因此大肇所尊乃是三清之最尊者,主持天界之祖,玉清元始天尊,以清虚宗为正宗道家法门。宗放先师扶摇子便是御敕清虚宗掌教,扶摇子师承西华法师,西华法师对于坐忘曾有所归纳,即疏南华真人,以为‘大通,犹大道也。道能通生万物,故谓道为大通也。外则离析於形体,一一虚假,此解堕肢体也。内则除去心识,悗然无知,此解黜聪明也。既而枯木死灰,冥同大道,如此之益,谓之坐忘也。’而清虚宗所修行坐忘之术乃是一脉相承于此。
三郎二人自然还无法领悟到枯木死灰的境界,初窥除心性、离形体还是有所得。三郎入定不知时间,渐觉天地从玄冥渐渐泛起了清光,身体五脏七窍充盈着丹海蓬勃而发的浩瀚阳气,挤压感逐步化作火焰般的炙热,这火焰燃烧这肉身每一分每一寸,是从内而外的炙烤,正在无力挣扎间从百汇传来波涛滚滚,这清凉的波涛由四神聪倾斜而下。当水火交融时,那蚀骨的火焰竟不是清波一合之敌,看似一点清明却将万丈赤焰平静下来,于是周身的炽热逐渐温润起来,四肢百骸每个毛孔似乎已经化作虚无,只是经脉似有云霭浮动,耳边如飞瀑雷动。神识缓缓回转,随着双眸睁觉,三郎面前是风鸣严整面容上一片关切之情。
“师兄。。。”
“莫说话,先把真气吐纳周全。未想到师弟竟有机缘,道武修为又进了一步。”风鸣不免为师弟的收获而得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