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着鱼汤,几个人也风卷残云的吃尽了三娘做的荷叶裹饭,美味佳肴作伴,几人放下了刚才沉重的话题,领略着重碧美景,任清风拂面,一片祥和。
过午大约三刻,仝三郎站在船头左右环望。
“咱们已经入了梓泽,这边即可寻庄户靠岸了,换了马骡,待到瀍水边再找客舟。”
两泽之间并无清晰界线,但是仝三郎从菖蒲、芦苇的长势,依着水流便已确认所在方位。
风鸣把着竹篙,转身对诸人言道:“上了岸不免与外人言语,各人仔细了现在的身份,都记在心里,我先重复一遍。”
“我乃是东山南路开德府乐昌城奉仓乡人氏,姓梅名原,字君晦,年十八岁。”
“我是您的伴当,乃是家生子,名三善,常唤作三郎,年十四岁。”
宗三郎接了话。
“我乃是东山南路卢龙监东平城北新乡人氏,姓景名永靖,字南清,年十七岁。”
说话的是柳二郎。
“我是您的书僮,是五岁时被老主人买了十年长契,叫做樊焦儿,常唤作焦儿,年十三岁。”
这时三娘接了话。
“我乃是丹水南路光化监岩疆城丰利乡人氏,姓襄名洋,字文洲,年十九岁。”
仝三郎也报了自己的化名,说是化名,其实是他母家据实可查的名姓,他们这些常走船的早就备下遮掩行迹的多种户名。
仝十一郎也是如此。
“我是丹水南路光化监岩疆城丰利乡人氏,姓襄名渤,常唤作十一郎,是襄文洲同宗子弟,出役为郎君的书僮,年十三岁。”
“我乃是渤海西路东安监祥安城游洋乡人氏,姓芦名颂,字秉文,年二十一岁。”
芦颂乃是渤海望族出身,渤海西路地处偏域,但学风兴盛,故而东京城内西渤海士人颇众,芦颂父亲尚在地方任职显官,他用了真实身份反而有两三处方便,一是有此真实身份,万一须众人与官面人物打交道,不至于露出马脚;其二,凭借芦氏名头,也可阻避某些腤臜事,泼皮无赖也能忌惮一二;其三,入得丹阳、启封这类大城都邑,士子人脉也能借助,且芦颂求学于海东,其本人底细并无过多人物知晓,即便以本人身份行事,也是利大于弊。
“我是东山南路新市城仙桃人氏,乃是雇的一年短契,没有个大名,好听的换做六郎,市井里常唤作无底儿六,年十二岁。”
六郎长得长大,莫说是十二岁,便作十三四岁也没破绽。
“我们这一行人,须得将细软兵刃藏匿妥当,上岸后往南二里有车马行,我们那里换了车马,再去真武城监上津渡赶换客舟。”说话的是仝三郎,此地乃是他仝氏本乡本土,地方上皆听他安排。
“车马行周全吗?”风鸣也是走了江湖的,故而也是极为谨慎。
“君晦兄,放心,无论车马还是客舟,都是自家的生意,我安排家里老伙计布置,不会露出首尾。”
仝三郎立刻进入了角色。从这时起,几个人便是新的身份,想到这里,六郎和十一郎两个不免兴奋。其余人自然不会如此轻松,只要上了岸,他们就只能依靠自己面对一切未知了。
年长的四人一团青绿尽显文风清爽,年少的皆做成伴当书童,满眼里也是青春烂漫的朝气。从上岸开始,应当说一切顺遂,几人的青春神采由不得路人侧目,还有那大胆的商姝乡女调笑搭讪的,正所谓眉横山妩添美景,脸媚花腴致太平。
于是朝发夕至,一路上舟马安遂,水路顺畅,不过申酉相交,在仝家车马行换乘了骡车的几人已经遥望到丹阳城的城垣了。……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过午大约三刻,仝三郎站在船头左右环望。
“咱们已经入了梓泽,这边即可寻庄户靠岸了,换了马骡,待到瀍水边再找客舟。”
两泽之间并无清晰界线,但是仝三郎从菖蒲、芦苇的长势,依着水流便已确认所在方位。
风鸣把着竹篙,转身对诸人言道:“上了岸不免与外人言语,各人仔细了现在的身份,都记在心里,我先重复一遍。”
“我乃是东山南路开德府乐昌城奉仓乡人氏,姓梅名原,字君晦,年十八岁。”
“我是您的伴当,乃是家生子,名三善,常唤作三郎,年十四岁。”
宗三郎接了话。
“我乃是东山南路卢龙监东平城北新乡人氏,姓景名永靖,字南清,年十七岁。”
说话的是柳二郎。
“我是您的书僮,是五岁时被老主人买了十年长契,叫做樊焦儿,常唤作焦儿,年十三岁。”
这时三娘接了话。
“我乃是丹水南路光化监岩疆城丰利乡人氏,姓襄名洋,字文洲,年十九岁。”
仝三郎也报了自己的化名,说是化名,其实是他母家据实可查的名姓,他们这些常走船的早就备下遮掩行迹的多种户名。
仝十一郎也是如此。
“我是丹水南路光化监岩疆城丰利乡人氏,姓襄名渤,常唤作十一郎,是襄文洲同宗子弟,出役为郎君的书僮,年十三岁。”
“我乃是渤海西路东安监祥安城游洋乡人氏,姓芦名颂,字秉文,年二十一岁。”
芦颂乃是渤海望族出身,渤海西路地处偏域,但学风兴盛,故而东京城内西渤海士人颇众,芦颂父亲尚在地方任职显官,他用了真实身份反而有两三处方便,一是有此真实身份,万一须众人与官面人物打交道,不至于露出马脚;其二,凭借芦氏名头,也可阻避某些腤臜事,泼皮无赖也能忌惮一二;其三,入得丹阳、启封这类大城都邑,士子人脉也能借助,且芦颂求学于海东,其本人底细并无过多人物知晓,即便以本人身份行事,也是利大于弊。
“我是东山南路新市城仙桃人氏,乃是雇的一年短契,没有个大名,好听的换做六郎,市井里常唤作无底儿六,年十二岁。”
六郎长得长大,莫说是十二岁,便作十三四岁也没破绽。
“我们这一行人,须得将细软兵刃藏匿妥当,上岸后往南二里有车马行,我们那里换了车马,再去真武城监上津渡赶换客舟。”说话的是仝三郎,此地乃是他仝氏本乡本土,地方上皆听他安排。
“车马行周全吗?”风鸣也是走了江湖的,故而也是极为谨慎。
“君晦兄,放心,无论车马还是客舟,都是自家的生意,我安排家里老伙计布置,不会露出首尾。”
仝三郎立刻进入了角色。从这时起,几个人便是新的身份,想到这里,六郎和十一郎两个不免兴奋。其余人自然不会如此轻松,只要上了岸,他们就只能依靠自己面对一切未知了。
年长的四人一团青绿尽显文风清爽,年少的皆做成伴当书童,满眼里也是青春烂漫的朝气。从上岸开始,应当说一切顺遂,几人的青春神采由不得路人侧目,还有那大胆的商姝乡女调笑搭讪的,正所谓眉横山妩添美景,脸媚花腴致太平。
于是朝发夕至,一路上舟马安遂,水路顺畅,不过申酉相交,在仝家车马行换乘了骡车的几人已经遥望到丹阳城的城垣了。……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