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飞向丹庭伴鹓鹭-第4/5页

加入书签
    “这还是地方漕司所加赋,到了府县各有增益,这征赋到了百姓那里就是按户红鹳一对,雏鸟五只,蛋二十枚。百姓一年到头都难以捕获许多,即便养殖也实在耗不起钱粮,毕竟大泽内也不是一年四季都是如此丰裕。这还不算,百姓还每年轮替助禽役,凡抽丁服役者皆自备米粮,自夏入秋,巡查红鹳聚集之地,以杜绝有人盗捕。官府按着湖面大小而定红鹳捕数,若是不足之数皆由助禽丁役以钱粮布帛补偿,助禽丁役不足之数由乡里主户补足,谁还敢在此地居住生活?!”

    三郎接了话,

    “于是这些年,大泽附近寻常百姓大多将田地宅院卖了,一股脑的都到海上讨生活了,剩下的主户也干起了走私营生维持。”

    芦颂又接了话头继续说,

    “官府收不上许多红鹳,于是。。。”

    “取消了吗?”三娘想着既然没了人丁,自然只能作罢。

    “怎会取消?毕竟主户还是在籍,按籍索户,按户征拿。在籍人户折缴纳直陌三贯,或抵上等绢二匹。寻常百姓一年收益合钱也不过是七八贯,这就取了近一半!若是算上税课和正赋、代役钱仅能糊口,若是赶上摊派的徭役只能贷钱了。”

    仝三郎更是感同身受的说道,

    “因此这番田园好景,多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啊!”

    众人一时无语,看似太平光景,一派湖光山色中,又怎听闻得百姓哀嚎?

    “怎会如此?”三娘默默言道。

    “三娘,你这是目不见睫,对比我大晟,大肇百姓已经是极好了,即便放之四海也是堪称难得的安居乐业了!”

    柳二郎没了吹芦笛的兴致,拿着水囊一脸的老气横秋的说道。

    “至少大肇百姓无论主户、客户皆是自由之身。而以大晟而论,有地者皆可称为庶民矣,其余无非官奴、部曲或者僮客罢了,这类人虽然无官府的赋税徭役,但是沦为奴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死握于主人之手,更遑论私财?你我皆出身士族,自然生活优渥,可是只有走出庄园才看得到众生。大晟也好,大肇也罢,更遑论大綦、西陆所谓花团锦簇,谁知是大盈若冲还是乐极生悲?”

    柳二郎喝了口水,但仿若是烈酒入喉一般,言语寂然。

    “而我大晟,即便是明眼人也权且作看不到。看不到,人才会安乐,否则只能如竹林狂士,放浪形骸,且同醉,莫伴愁,玉笛吹。。。”

    言罢,芦笛再起,嘤声动,湖天一色,蓼穟缤纷。

    这两日来,柳二郎给三郎的印象,已经堪称大晟世家大族的俊杰了,大晟世家子弟的做派天下闻名,柳二郎能与诸人一般起居坐卧实在算是晟朝异数。但直到此时,听得柳二郎这番超出年龄的感叹,才让三郎更多认识了此人,所谓人以类聚,父亲能与柳叔父相交为知己几十年,实在是柳氏有其过人之处。

    透着柳滏的笛声,并不是少年人的无病呻吟,也不是无奈何的沉沉暮气,而是悲天悯人的意味和不甘沉沦的抗争。三郎感同身受,这心意相通者才能体会,芦颂如是,风鸣如是,柳滏也是同道人,并非肉食者皆为鄙者,芸芸大众也绝非卑贱。

    仝十一郎不愧是水上人家,一尾鳜鱼被他收拾的干干净净,加上他和宗六郎的配合,硬是用焙茶的小泥炉和瓦缶熬制了鲜美的鱼汤,加了顺水捞得的莼菜、茨菇以及荷花花瓣,更是清香扑鼻,绝无腥气。

    衬着鱼汤,几个人也风卷残云的吃尽了三娘做的荷叶裹饭,美味佳肴作伴,几人放下了刚才沉重的话题,领略着重碧美景,任清风拂面,一片祥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