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和大家说一说,为什么要给宝宝添加辅食。对于很多已经有足够知识储备的妈妈而言,这个题目貌似是老生常谈,各种杂志、自媒体、网上论坛、专家微课堂等等,都会涉及这个话题,内容也大同小异。
所以,我今天这堂课准备就这个老话题说点儿不一样的内容,换个角度谈谈辅食添加的意义。那我相信,听到结尾,你们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首先,请迅速思考三个问题:
第一、宝宝出生后为什么要喝奶?
第二、我们成年人为什么要吃饭?
第三、吃与喝,这两个动作的区别是什么?
你心里有答案了吗?
大多数人的回答会是:出生的宝宝没有牙,当然只能喝奶,母乳是黄金食物,营养最全面均衡最符合自然规律,当然要给宝宝喝母乳。成年人不吃饭会饿坏的,要是换成喝奶,那得喝多少奶才有力气干活儿啊?而且有人喝奶拉肚子,不吃饭哪儿行啊?吃需要咬和嚼,更费力气,喝多容易啊,大口大口就进肚子里了。
先把这些答案收好,我再给你们讲个故事:
小胖丁,帅小伙儿,1岁6个月,来看营养门诊,就诊原因:低体重、缺铁性贫血。
这个小朋友还是很活泼的,虽然和生人交流很胆怯,据妈妈说他还不怎么会说话。他气色不好,小细胳膊小细腿,体重只有17斤,牙齿只出了8颗,好在身长还是达标的。我仔细问了问他出生后的喂养情况,一直母乳喂养,到现在还没有断母乳,不过母乳已经很少,小朋友又很拒绝奶瓶,所以几乎不怎么喝配方奶。
他的辅食添加从8个月才开始,6个月的时候曾经试过添加,但是因为宝宝有过噎和干呕,家里觉得既然宝宝吃得不顺利、妈妈奶水又很好,那就晚一些再说吧。
现在他一天三餐主要是稀粥和烂面条,蔬菜和肉都吃得很少,也不爱吃,嚼一嚼、咂吧完味儿就吐出来。除了香蕉,从来没有吃过可以自己拿着吃的食物,因为家长害怕他嚼不了咽不下。另外,小家伙最近半年总生病,动不动还拉肚子,妈妈觉得他吸收差。
胖丁小朋友的情况,门诊特别常见,这些孩子出现这类问题,就是因为家长没有真正了解辅食添加的意义,导致添加延迟,进而出现恶性循环:
第一,错过了婴儿锻炼咀嚼和吞咽能力的敏感期,导致对固体食物的接受速度较慢。
第二,吃饭与喝奶,对舌头和颌面部各部位肌肉的动用程度与锻炼强度是不同的,也正因为一些涉及发音的肌肉没有得到充分锻炼,所以给语言发育拖了一些后腿。
第三,小婴儿出生后,体内的铁储备只够他们挥霍到四个月左右,而母乳中的铁含量是很低的,即便有乳铁蛋白帮忙,总体能够喂给宝宝的铁元素还是有限的,就好比运送粮草,配备再多的卡车,粮草就那么点儿,依旧不能解决刚需。
小胖丁8个月才添加辅食,这3-4个月的亏空,没有通过米
临床营养师刘遂谦
《0-3 岁宝宝喂养指南:科学添加辅食宝宝健康成长》,牢记网址:touwz.com粉肉泥等含铁食物来填空,自然就会出现缺铁性贫血,铁元素,是保证免疫力、帮助红细胞壮大的重要营养素,缺铁会让红细胞给身体各部分送养分的能力下降,也会导致身体抵抗病原菌的能力下降。
第四,没有了逐渐变得更稠更固体的食物对牙床的挑战,胖丁的出牙速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当然,营养不足也是原因之一。
第五,随着胖丁长大,母乳量下降,营养供不上胖丁生长的需求量,但是小家伙「吃」东西的能力还停留在半吃半喝上,那么,能够摄入的营养密度自然也高不上去,没有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怎么能扭转低体重的问题呢?
第六,就像人类要从爬发展到直立行走一样,宝宝也要从喝奶发展到吃饭,除了前面说的营养需求,还有成为直立行走的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辅食添加,就承担了这个任务。
一方面,消化道的消化吸收能力是需要通过食物来锻炼的,不论营养成分还是食物性状,不用则废的原理也适用在这里——不锻炼则发育慢。另一方面,随着他们运动能力的增强,他们在吃饭过程中,可以通过接触、感受和尝试食物,来认知逐渐脱离妈妈怀抱的世界,并在这个手、眼、嘴并用的过程中,促进味觉、嗅觉、触觉、神经系统的发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