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战略「高高手」:梁建章的「并购自卫反击战」

加入书签


2011年6月24日,去哪儿宣布获得百度战略投资3.06亿美元。百度也由此成为去哪儿的最大股东,也是当时百度最大的一笔战略投资。

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我们,当时的去哪儿创始人庄辰超,对于拿百度的钱感到纠结,「拿了不舒服,不拿就死掉」,是真实的写照。

庄辰超出身北大,做过搜索软件,创办过鲨威体育,后来又在世界银行做过技术工作。2005年他创办了去哪儿,这间公司以更便宜的价格提供打折机票,很快就对当时的网络机票的最大销售者携程造成了威胁。

去哪儿能对携程造成很大的威胁,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是无线战略上的步步领先,另一个是采用了不同的商业机制。

谌振宇是去哪儿在无线业务上的「关键先生」,他是2010年加入去哪儿的。在此之前,他曾经是百度的前40名员工之一。在2005年的时候,百度基本已经在市占率上完全压制谷歌,国内再无对手,谌振宇感到「一眼可以看到十年后的生活,十分无趣」,于是离开百度,和徐易容创办了抓虾,这是一次不太成功的创业。

很多人都认为谌振宇是通过老同事王梦秋认识庄辰超的,因为两人在百度的工作结合是非常紧密的,王梦秋负责抓取,抓取之后的索引和检索则由谌振宇来做,所以配合密切。

同时,王梦秋的先生徐易容后来创办了抓虾,谌振宇成为联合创始人。王梦秋和徐易容在北大是同班同学,他们有个共同的师弟,只低一届,这人就是庄辰超。

但是谌振宇告诉我们,恰恰他和庄辰超的结识完全不是因为家人和朋友,而是两个人在2005年的时候参加一个创业论坛时候认识的。2010年,谌振宇主动找到了庄辰超,他想在去哪儿做点事,重点方向是无线(移动互联网),庄辰超欣然接受,而且给了谌振宇相当大的独立权限,因此整个无线业务在去哪儿内部基本是一个半独立的状态。

应该说,谌振宇提出在2010年就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是具有某种先见之明的,因为这个时间离苹果的iphone3gs发布还不久,国内的3g业务还在起步期,大部分人的手机使用的还是诺基亚的操作系统,用手机订购机票的支付问题也没有解决,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还不足以支持成熟的业务。

谌振宇的感觉是,当时自己加盟去哪儿就是因为看中了移动互联网业务可能起来,同时又看好旅游行业,但觉得从头开始搭团队太浪费时间。而和庄辰超谈了后,后者答应给很大的自主空间,所以就立刻决定到去哪儿,带着几个挖来的工程师从头开始搭起移动端框架。

谌振宇说了一番很有意思的话:「当时是一个很奇妙的状态,因为我们确实看到了移动互联网的潜力,但又看得不是很分明,不知道这个业务何时能够起来。如果当时知道移动互联网业务会起来得这么快,我们坚决不会拿百度的钱,去哪儿自己想想办法也能撑到移动互联网起来。但是,就

林军是因为看不准这个爆发期会有多久,加上去哪儿一直在亏损,圈内又时不时传来携程可能和百度结盟的消息,这是去哪儿不能接受的最坏的一种情况,所以最后还是决定尽快拿稳百度的钱。」

「这个事(接受百度投资)可能不是最好的决定,但是,是一个看回去也绝对不会后悔的决定。」谌振宇说。

2010年的携程,即使还没有谌振宇的加持,在机票业务上的增速已经低于去哪儿。但谌振宇认为,如果没有移动端的加入,去哪儿在机票上赶超携程仍会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这是因为双方在PC端的争夺为时已久,而PC端最主要的资源就是搜索和一些导航站,这部分的资源已经被多家OTA和去哪儿这样的平台争抢一空,缺乏新的增量空间,而移动端则是当时还没有起步的业务,完全看不到天花板。

而谌振宇的到来进一步加速了这个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推广无线客户端,在携程乃至整个业界当时对于APP的推广都没有什么认知的时候,去哪儿已经在各大分发市场大量投入资源,这使得去哪儿的客户端在普及速度上大大压倒任何对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