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欧洲人为了香料着急上火,夜不能寐,但任何时代,只要有了问题,就有一些解决问题的英雄出现。
对于那个时候的欧洲,这些人就是那些决定在茫茫大洋上找到另一条通往香料原产地亚洲的航海家们,这种绕路走的想法其实是一种很自然,很朴素的思路,而且也不可能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但奇怪的是,欧洲人从十一世纪开始就逐渐地没有胡椒吃了,可是磨磨蹭蹭一直到我们现在聊的十五世纪,才走出家门,真正的开始在大海上给自己寻找出路,这是为啥?答案那是异常地简单,一句话,航海技术不过关。
现在我们提起来世界上的文明,经常会说西方人是海洋文明,这样一说,好像航海冲浪这事儿一直都是西方人擅长的项目,其实这种说法不是十分准确。
你要是说现代西方是靠海洋发家的,并且现在依旧保持航海优势,那是对的,时至今日,老美称霸世界的武力基础之一就是他手里握着的十几艘超一流航母。
但你要是说西方人在征服海洋的道路上一直都领先世界,那就有点离谱了。至少,在公元1400年代,就是十五世纪之前,欧洲人航海技术是相当地差劲。
他们一直都在地中海这个澡盆子里面折腾,即便是后来能稍微离开岸边远一点,那也是远远比不上当时东方两个大帝国的。
首先它肯定不如阿拉伯帝国,这个你不用查任何史料,用脚趾头想一下就知道,当时要是在海上能干翻阿拉伯人的船队,欧洲人咋能憋憋屈屈,老老实实地呆在欧洲?他们早就冲出地中海,到亚洲吃胡椒去了。
另一个,那时候遥遥领先欧洲航海技术的,就是我们中国的大明王朝,明朝的大太监郑和同志从1405年开始,七次率领船队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肆无忌惮地航行,最远到达了非洲的东海岸,史称「郑和下西洋」,这件事在西方人那里评价是相当地高。
现代美国学者路易斯·丽瓦塞斯,在他的书里是这样评价郑和船队的,他说:「明朝郑和船队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是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上是没有可以与之相匹敌的」。咋一听起来,这是不是吹得有点儿过分了?可是查一下历史数据就知道,这很客观,也很符合实情。
实际上,这位美国学者赞美的只是郑和的舰队,但是在鼎盛时期的1420年,大明王朝拥有船舰总数3800艘,其中战船1350艘,大船400艘,超大船只。
也就是所谓的宝船有250艘,此外还拥有大量的警戒执法船和传令船,威名赫赫的郑和船队最多的时候才是200多艘船组成的特混舰队,只是明帝国海军舰队里面的一支分队而已。
可就仅仅是郑和的这个舰队,当时欧洲别说拥有,就是睡觉的时候做梦,他们也没梦到过。
所以客观地说,在人类探索大洋的道路上,中国人在十五世纪的时候,那是远远地走在了欧洲人的前面,只不过呢,后来由于中国人自身观念的局限性,主动从大洋上撤回了黄土地。
当然,中国人在海洋上不玩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太费钱,这么多舰队,养起来很吃力,大明王朝对东南亚和印度洋里的那些岛国还一向以天朝上国自居,不好意思抢人家,那最后肯定是养不起,解散了事。
我们这里可以看出,历史是很幽默的,欧洲人自夸是海洋文明,可那时候航海技术不如阿拉伯人和中国人。
而中国人总是说自己会种地,什么萝卜青菜小麦都能种,叫农耕文明,其实那时候种地这活儿中国人也是不如同时代的印第安人的,这个后面再说。
也许有人会说我是明朝粉丝,夸奖郑和航海,是为了往中国人脸上贴金,对于这件事,我必须做一个否定的回答,我仅仅是列出了几个数据而已,为了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明粉,这里我再给你推荐一本书,书的名字是《1421,中国发现世界》。
这本书的作者列举了几千个证据,就为了证明一件事,1421年的时候,明朝大太监郑和绕着地球航行了一圈,并且发现了美洲,澳大利亚,南极洲!
这本书写的如果是真的,那整个人类历史都要改写,什么登上美洲的哥伦布,环球旅行的麦哲伦,发现澳大利亚的库克船长,统统靠边站。!……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