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爸妈妈,你们好,我是芮老师,你们的家庭教育顾问。
上节课,我们谈了家居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有形的,肉眼可见的。还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重要因素,那就是孩子在父母心目中的角色定位。比如说,我的孩子是优等生,是差生,是中等生,是调皮捣蛋的孩子,是有问题的孩子。这种角色定位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本节课的主题是:角色定位,也就是标签,它能决定孩子的未来走向。我会告诉你,角色定位对人的影响有多大;角色改变对培养孩子、尤其是不专注的孩子有多重要;角色改变中又有哪些方法?
一、角色定位决定人生走向
我们先来说说角色定位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津巴多做了一个实验。他在办公楼的地下室里,建立了一个模似监狱,还雇了24名学生。实验者让这些学生抓阉,按抓阉结果给他们分配了角色,其中一部分人扮演「警察」,另一部分人扮演「犯人」。
然后,「犯人」回到自己的宿舍,「警察」穿上警服,带着道具警棍和手枪,开着警车到「犯人」宿舍去抓捕。这抓捕的过程啊,可以用极不严肃来形容,「警察」和「犯人」们笑成一团,彼此感到有趣又好玩。但是津巴多教授并不作任何干预。
「犯人」被抓回「监狱」后,会按照美国监狱的正规手续办理。然后,「警察」做起了看守,「犯人」成了囚徒。刚开始,大家还隔着铁栅栏聊天。
但是第二天出现了戏剧性变化。「看守」开始表现出虐待犯人的倾向;「犯人」起初还反抗说「你又不是真警察,我又不是真罪犯,只不过抓阄时你手气好点而已。」
但反抗没两天就销声匿迹了,「犯人」开始认同自己的角色,甚至出现讨好「警察」的倾向。这个实验原本打算进行半个月,但由于效果太明显,一个星期后,心理学家们不得不叫停实验。
这个实验的结论是:一个人如果长期扮演某种角色,他就会进入角色,被角色同化,最后真的变成那样的人。
结论一经发表,就在教育界引起了轰动。教育界人士一片欢呼:终于找到差生形成的真正原因了,也终于找到改变差生的办法了!
在现实生活里,在教育活动中,这样的场景绝不少见。
孩子一道题没做对,爸爸说:「你真笨!」
孩子上课答错了问题,老师说:「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
再过几天,孩子考试成绩不佳,老师和家长或许就会把他定位成差生。渐渐地,孩子认同了差生这个角色,就进入了角色。遇到稍难一点的题,潜意识会说:我是差生,差生是做不了难题的。这样下去,他的成绩越来越差,进入角色也越来越深了。
一个孩子,动得比别人多一些,或者确实有些多动倾向。老师就说:「你是多动症啊!」父母也跟着这么说。果然这孩子后来就动得更厉害了。因为潜意识告诉他,我就是个多动症的孩子,不多动都对不起老师和家长的判断。!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