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集,八卦定乾坤。”
“我们没有宗教,但是我们有信仰。中国人的信仰在哪里?伏羲氏当年有他的用意,是要让我们中华民族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有一个共同的信仰,就是伦理道德。所以我们今天讲一句话,我们的列祖列祖,我们长期以来永远没有断的那个东西,就是伦理道德。可惜在伏羲氏当年,哪里有文字?哪里有语言?他怎么可能讲很多道理,不可能。他就用简单的一画开天来告诉我们。太极一方面代表了宇宙自然的秩序,它是有规律的。可是伏羲氏希望我们把自然的规律转移到人世社会上面。所以《易经》多半是经由宇宙万象,讲出人生的道理。人生的道理是什么?是伦理。”
“伏羲氏一画开天,慢慢就分阴分阳。然后他就想,光是有阴有阳,不互动的话有什么作用?所以他就知道阳一定会和阴化合在一起,这样才会产生万物,变成四象。伏羲氏又想啊,老是阴阳阴阳,那么平衡,它不会动。所以他想到,宇宙是由不平衡所造成的。这个观念影响我们太大了,一切都是不平衡,我们希望它平衡,很快又打破平衡,又找到不平衡,又来平衡,这个叫做动态的平衡。用这个观念去看现在所有的现象,都是动态的平衡,不是静态的平衡。两个阴上面可以加一个阳或加一个阴,两个阳上面可以加一个阳或一个阴。本来就是阴阳的,也可以在上面加一个阴或一个阳,这样子就变成了八个,就叫八卦。六十四卦就是八卦彼此重合起来,配合起来就有六十四种状况。”
“读《易经》先要把八个卦搞清楚,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这八卦。八卦是什么?就是我们从宇宙万象里边归纳出八种基本的元素。八卦是哪八种元素?第一种一定是天。没有天,那什么都没有了。有了天,我们抬头就看到了,那低头看到什么?是地。天地是我们人的根本,离不开的。有了天地,马上想到两样东西,水跟火。没有水,活得了吗?没有火,你吃什么?《易经》本来就是从自然里面萃取出来的一些道理。所以天地水火就是四个最根本的东西。有时候火太大了,很热,我们就希望风来。风来了以后,马上就想到,跟风相对的是什么?就是雷。打雷的时候那种感觉和风来的时候那种感觉,经常是对比的。然后会想到,这个风为什么从那边进来,不从这边进来?哦,原来是山挡住了。山会挡住很多东西,可见山也很重要。那风从哪里来?从海或者泽那里过来。所以八样东西就出来了,天地水火雷风山泽。所有世界上的事情都是这八种东西彼此互动。我们就把这八种现象定为八个经卦,就是基本卦。这里面分成两个小系统,一个跟天有关系的,一个跟地有关系的。”
“你看我们怎么画天?我们从古老的人类,他们很单纯的思维来想象,他怎么画天?画一条弧线就是天。天不是薄薄的一层,好像天外有天,天上有天,所以画三条弧线,那卦就出来了。卦象卦象,就是这个卦像什么。像天。地在天底下,有河流隔开,这边一块,那边一块,可见土地是分裂的,所以很自然画成一条断掉的直线。土也是蛮厚的,不是薄薄的一层,所以用三画断掉的直线。”
“《易经》中每一画都叫一个‘爻’,最底下那一画叫下爻,当中那一画叫中爻,最上面那一条叫上爻。天最底下那一爻动,叫做天底下动;天中间那一爻动,叫做天空中动;天上面那一爻动,叫做天上面动。为什么用少数代表动呢?因为物以稀为贵嘛。两个阳一个阴,以阴为主;两个阴一个阳,以阳为主。天下面动是什么?有人会说树木啊,但是有的地方没有树木啊。所以更容易想象的就是风。天底下动是风。天空中动,那更容易了。只要有一个地方火烧,我们在天空中就看到一片火焰,一片火海。所以天空中动是火。那天上面动呢?这就比较麻烦了。因为以前没有直升机、没有卫星,我们怎么看得到天上面是什么。所以人就聪明在这里,有一天在池塘一看天空跑到底下去了呢?大家就知道了,池塘(泽)就是天上面动。天是三条连续的线,天下面动,风,就是上面两个连续的,下面一个变动的。天空中动,火;天上面动,泽。地是三条断掉的线;地底下动,打雷;地当中动,水,水就是在地当中一直不停的流动;地上面动要花一点想象力,地上面最大的动,就是山。这样我们就知道了,雷、水、山是跟地有关系的。加起来就是八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