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的第一堂课是五(1)班的语文课。刚进教室,学生们见来了新老师,齐喊:“老师好!”听着着这幼稚的同音,看着一个个天真可爱的笑脸,我的心中产生了一种新奇的感觉,仿佛回到了童年无忧无虑天真灿漫的年代,心头掠过一阵春风。可一旦上起课来,他们就不安分了。有的说话,窃窃私语;有的做游戏,旁若无人;有的小打小闹,忘其所以。根本就不听讲,任凭我喊破喉咙:“安静,安静!”也没用,基本上等于零。他们安静不了两分钟,依旧各干其事,仿佛老师讲课跟他们毫无关系。我忍不住问:“同学们到这里来的目的是干什么?”大家一起说:“学习知识。”我说:“那么大家像这样能学到知识吗?”大家又一起来说:“学不到。”我说:“既然大家都明白,为什么不认真听讲呢?”一个大胆的男孩说:“老师,你别白费口舌了,像我们这种学校,只要把安全卫生搞好,谁管学习呀?以前的老师都这样,干脆你带我们玩吧,我们保证不出乱子。”我哑口无言,整个班级没有一点学习风气和积极性,这些学生怎么教?
好不容易捱到下课,按课表是课间操。看着所谓的操场就那么屁股大一块,一泡尿就可以尿三圈。学生怎么做操?下课好大一会儿了,也不见集合。原来这里根本就不做操,因为根本就没体育老师,场地又小,校长也嫌麻烦,这些学生根本就不会做广播操,所以就免了。
中午到食堂就餐。所谓食堂就是在两排房子中间搭上石棉瓦,里边放一些闲置的破桌凳,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我进去时,学生刚刚吃过,桌上地上到处都是倒掉的剩饭剩菜。食堂工作人员(其实都是汪校长的亲戚)给我打了饭菜。我找了一处干净的地方准备坐下来吃,一位老师说:“别坐在这里,到那边吃。”我端着一饭盒,跟出了食堂,进了旁边的教室。原来,老师们大都在学生教室吃,学生都出去玩了,我刚吃的一口饭菜,就明白为什么学生把饭菜掉了那么多。饭是夹生的,菜是煮的,没有一点油。我不禁想起在广告公司快嘴小李给我发的一条短信来:“打工生活真不好,菜里可以吃出草。汤里蚂蚁在洗澡,桌上蟑螂在赛跑。菜里本来油就少,桌下又有蚊子咬,没有一餐吃得饱,不知你现在过得好不好?”
当时觉得太夸张了,现在看来那条短信写得一点也不过份。晚餐就是中午的剩饭剩菜,热一下就行了,怪不得每月包吃包住只扣150元,我还以为占了多大便宜呢。学校宿舍在办公室隔壁,第三个门就是。第四个门是女老师宿舍,宿舍很小,只能摆三张床,上下铺的那种铁架床。睡在上面的连身子都坐不直。三张床一放,中间只有桌面大小的空间了。我到出租屋取了铺盖,晚上就在宿舍歇息。季节上还不到夏天,但是晚上睡觉,我就遭到了蚊子的围攻。楼下菜市场的臭水沟引来无数的蚊子。一到晚上就猖狂起来。城里的蚊子冬眠期短,不到季节就出来招惹是非了。我横竖睡不者,拍蚊子像会场上为领导发言鼓掌一样。另外两位因为罩蚊帐已经鼾声如雷了。没有办法,我只好下楼买了蚊香点着,才好过一点。想着何依兰就睡在隔壁,与我仅一墙之隔,就像在出租屋里一样,我心里舒坦多了,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上午,学校门口来了一位中年人,我一看正是长风公园拍照的那个记者。汪校长拦在门口不让他进。他说:“我是申城晚报的记者,我是来采访的。”汪校长说:“我们不欢迎采访,我们这里没什么好采访的,不需要。”他说:“我是来采访何老师的。”汪校长问:“她有什么好采访的?”他说:“你们学校的何老师双休日在长风公园跟一群大学生为一个小孩募捐,完成一个民工子女回老家的心愿,我们报纸已经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这篇报道。”说完他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份报纸,展开给汪校长看。汪校长不识字,装模作样看了看上面的照片,说:“这对我有什么好处?”记者说:“那太有好处啦,起码你们学校的名字登在报纸上,全市都知道有你这么一所学校。”汪校长强调说:“对我有什么好处?”记者说:“我们报社准备举办一个大型的千名学生心愿活动,来让申城市民认领这一千个心愿,帮助他们来完成,也算是社会对民工子的关注,为他们献上一份爱心。这一千名民工子女就从你们学校中挑选。”汪校长还是那句话:“对我没有什么好处的事我是不会干的。你到别的学校吧。”记者望着汪校长直摇头,有种秀才遇到兵的感觉。这时,何依兰正好从教室里走出来,记者忙向她招手,喊:“何老师,何老师。”何依兰闻声走了过来,说:“记者同志,我没有什么好采访的。”记者说:“我是来跟踪报道那个孩子的事,他现在人呢?”何依兰说:“他昨天就同他父母老家去了,请了一个礼拜假,我批的。”记者又问:“何老师你对这件事是怎么想的?”何依兰说:“我当初知道我班的这个孩子来申城后,就一直没回过老家,心里就很难过,我很同情他。我觉得他很可怜,其实,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很可怜,我想说的一句话就是希望社会上许多人来关心他们。”汪校长说:“何老师,你不能乱讲啊,我们的学校一点问题都没有。”何依兰没有理他。记者说:“何老师,我们受你的启发,报社决定让一千名民工子弟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心愿,然后申城市民自愿认领这些心愿,帮助他们去完成,你看这个活动怎样?”何依兰兴奋地说:“那太好了,那太好了。”汪校长说:“好什么好?我们学校不参加,我们的学生都好的很。”何依兰义正严辞地说:“别的班我管不着,我们班如果学生有什么心愿,我一定要让他们参加,去完成自己的心愿。”汪校长气急败坏,说:“这个学校我说了算。”何依兰针锋相对,说:“我代的班我说了算。”汪校长点她的名字,狠狠地说:“何依兰,你不想干了是吧。”记者在一旁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警告汪校长说:“如果你敢不好好配合,敢把何老师辞了,我就把你当反面典型报道出去,让你也曝曝光,让上级关闭你的学校。”一听说影响到他的学校的生存,汪校长当即软了下来,一双手直摇摆,说:“不要,不要,我说的话别当真。”脸上堆满了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好不容易捱到下课,按课表是课间操。看着所谓的操场就那么屁股大一块,一泡尿就可以尿三圈。学生怎么做操?下课好大一会儿了,也不见集合。原来这里根本就不做操,因为根本就没体育老师,场地又小,校长也嫌麻烦,这些学生根本就不会做广播操,所以就免了。
中午到食堂就餐。所谓食堂就是在两排房子中间搭上石棉瓦,里边放一些闲置的破桌凳,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我进去时,学生刚刚吃过,桌上地上到处都是倒掉的剩饭剩菜。食堂工作人员(其实都是汪校长的亲戚)给我打了饭菜。我找了一处干净的地方准备坐下来吃,一位老师说:“别坐在这里,到那边吃。”我端着一饭盒,跟出了食堂,进了旁边的教室。原来,老师们大都在学生教室吃,学生都出去玩了,我刚吃的一口饭菜,就明白为什么学生把饭菜掉了那么多。饭是夹生的,菜是煮的,没有一点油。我不禁想起在广告公司快嘴小李给我发的一条短信来:“打工生活真不好,菜里可以吃出草。汤里蚂蚁在洗澡,桌上蟑螂在赛跑。菜里本来油就少,桌下又有蚊子咬,没有一餐吃得饱,不知你现在过得好不好?”
当时觉得太夸张了,现在看来那条短信写得一点也不过份。晚餐就是中午的剩饭剩菜,热一下就行了,怪不得每月包吃包住只扣150元,我还以为占了多大便宜呢。学校宿舍在办公室隔壁,第三个门就是。第四个门是女老师宿舍,宿舍很小,只能摆三张床,上下铺的那种铁架床。睡在上面的连身子都坐不直。三张床一放,中间只有桌面大小的空间了。我到出租屋取了铺盖,晚上就在宿舍歇息。季节上还不到夏天,但是晚上睡觉,我就遭到了蚊子的围攻。楼下菜市场的臭水沟引来无数的蚊子。一到晚上就猖狂起来。城里的蚊子冬眠期短,不到季节就出来招惹是非了。我横竖睡不者,拍蚊子像会场上为领导发言鼓掌一样。另外两位因为罩蚊帐已经鼾声如雷了。没有办法,我只好下楼买了蚊香点着,才好过一点。想着何依兰就睡在隔壁,与我仅一墙之隔,就像在出租屋里一样,我心里舒坦多了,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上午,学校门口来了一位中年人,我一看正是长风公园拍照的那个记者。汪校长拦在门口不让他进。他说:“我是申城晚报的记者,我是来采访的。”汪校长说:“我们不欢迎采访,我们这里没什么好采访的,不需要。”他说:“我是来采访何老师的。”汪校长问:“她有什么好采访的?”他说:“你们学校的何老师双休日在长风公园跟一群大学生为一个小孩募捐,完成一个民工子女回老家的心愿,我们报纸已经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这篇报道。”说完他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份报纸,展开给汪校长看。汪校长不识字,装模作样看了看上面的照片,说:“这对我有什么好处?”记者说:“那太有好处啦,起码你们学校的名字登在报纸上,全市都知道有你这么一所学校。”汪校长强调说:“对我有什么好处?”记者说:“我们报社准备举办一个大型的千名学生心愿活动,来让申城市民认领这一千个心愿,帮助他们来完成,也算是社会对民工子的关注,为他们献上一份爱心。这一千名民工子女就从你们学校中挑选。”汪校长还是那句话:“对我没有什么好处的事我是不会干的。你到别的学校吧。”记者望着汪校长直摇头,有种秀才遇到兵的感觉。这时,何依兰正好从教室里走出来,记者忙向她招手,喊:“何老师,何老师。”何依兰闻声走了过来,说:“记者同志,我没有什么好采访的。”记者说:“我是来跟踪报道那个孩子的事,他现在人呢?”何依兰说:“他昨天就同他父母老家去了,请了一个礼拜假,我批的。”记者又问:“何老师你对这件事是怎么想的?”何依兰说:“我当初知道我班的这个孩子来申城后,就一直没回过老家,心里就很难过,我很同情他。我觉得他很可怜,其实,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很可怜,我想说的一句话就是希望社会上许多人来关心他们。”汪校长说:“何老师,你不能乱讲啊,我们的学校一点问题都没有。”何依兰没有理他。记者说:“何老师,我们受你的启发,报社决定让一千名民工子弟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心愿,然后申城市民自愿认领这些心愿,帮助他们去完成,你看这个活动怎样?”何依兰兴奋地说:“那太好了,那太好了。”汪校长说:“好什么好?我们学校不参加,我们的学生都好的很。”何依兰义正严辞地说:“别的班我管不着,我们班如果学生有什么心愿,我一定要让他们参加,去完成自己的心愿。”汪校长气急败坏,说:“这个学校我说了算。”何依兰针锋相对,说:“我代的班我说了算。”汪校长点她的名字,狠狠地说:“何依兰,你不想干了是吧。”记者在一旁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警告汪校长说:“如果你敢不好好配合,敢把何老师辞了,我就把你当反面典型报道出去,让你也曝曝光,让上级关闭你的学校。”一听说影响到他的学校的生存,汪校长当即软了下来,一双手直摇摆,说:“不要,不要,我说的话别当真。”脸上堆满了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