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流——儒文人-第3/16页

加入书签
    他曾撰文鼓励林则徐广东禁烟,满腔热情地期望禁烟成功之后,由一省之治,进而出现“中国十八行省银价平,物力实,人心定”的局面。在林则徐“虎门销烟”后,已经丢官的龚自珍,仍然热切关注着林则徐能否打开新的政治局面,体现出了中国古代爱国文人的气节。

    文人之奸——争权敛财胜常人

    “千钟粟”“黄金屋”,是大多数书生追逐的目标。十年寒窗,一朝高中,封官授印,他们中的许多人就把敛财与揽权当成了首要任务。他们有文化、懂权谋,在权力斗争和聚敛财货上,比一般人更胜一筹。下面来看看历史上有哪些大奸大贪的文人。

    蔡京,宋朝人。他才华出众,不仅极擅书法,对吟诗作对、吹拉弹唱也很精通,但他专横跋扈、陷害忠良、兴役扰民,是举世皆知的大奸臣。

    最初,蔡京攀附王安石,冒充变法派。司马光主政后,罢黜变法派官员,蔡京又摇身一变成了“保守派”,并被提升为龙图阁学士。宋哲宗亲政后,准备继续推行新法,蔡京又到处钻营,重新加入变法派的阵营,成为朝中的显赫人物。宋徽宗继位后,蔡京被弹劾并罢职。后来,他通过宦官童贯把自己的字画送入宫中,博得了徽宗的好感,又被提拔为左相,重新登上政坛。

    此后,蔡京把持朝政,铲除异己,笼络奸党,培植亲信,重用亲族,党羽心腹布满朝廷上下、皇宫内外。他还想尽办法,将徽宗诱导成纵欲无度、崇尚游玩的轻佻天子。他过生日,各地大小官僚必须向他送“生辰纲”,就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弄得民怨沸腾。

    是“蔡京”还是“蔡襄”

    据说,宋朝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中的“蔡”,原是指“蔡京”。但是,由于他为人奸诈、贪婪,为世人所鄙薄,所以后来将其剔除而补上“蔡襄”。

    明代大臣严嵩,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与蔡京一样,严嵩也是个大才子。他不仅才华出众,而且仪表非凡,疏眉朗目,玉树临风,声音洪亮,在文臣中有一流的风采。

    严嵩精通口蜜腹剑、欺上媚下的“功夫”。当时的礼部尚书夏言得到了明世宗的宠信,又是严嵩的同乡,于是严嵩就拼命巴结、讨好夏言,很快成为了朝野上下的大红人。严嵩等到羽翼已丰,就开始攻击夏言,怂恿世宗罢黜夏言。随后,他在朝中遍置党羽,以巩固自己的实力。

    严嵩当上内阁首辅后,提拔儿子严世藩协助掌权。父子二人狼狈为奸,权倾天下20年,坏事做尽,弄得民不聊生。许多忠直的大臣想扳倒他们,却大都丢官丧命。最终,一个道士的几句谶语,却让严世藩被斩首,严嵩也被抄没家产,还乡不久就病死了。

    清朝大臣和珅,精通满、汉、蒙、藏文字,才学出众,办事干练,深得乾隆皇帝赏识。为了讨乾隆的欢心,和珅极力模仿乾隆的字体,几可乱真,以至于乾隆老年时要写的诗词、匾额多交由和珅代笔。乾隆喜欢作诗,和珅在这方面也苦下工夫,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乾隆帝还把和孝公主许配给和珅之子,君臣结成亲家。和珅后来升为内务府大臣、衔领侍卫内大臣、军机大臣、议政大臣、御前大臣,兼理藩院尚书,兼四库全书馆正总裁,拥有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

    和珅倚仗乾隆皇帝的宠信,疯狂敛财。乾隆帝死后,嘉庆帝立即宣布了和珅的20条大罪,将他赐死并抄没家产。和珅财产之巨令人瞠目,府中白银数亿两,玉器珠宝、西洋奇器无数,有些珍品甚至胜过皇宫的收藏,所以民间有谚语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蔡京、严嵩、和珅都是极有才华的文人,可是他们贪于权欲,祸害百姓,都没有得到好下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