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曾想,刘嫂写到外祖母的时候,竟联想到她自己。她说,自己二十二岁生第一个孩子,三十四岁上生下第三个孩子,平均四年多点年一个孩子,和外祖母差不多;如果不是计划生育,是不是还要生下去,看来是不可能了,生而为女,大概没几个喜欢生孩子,过去因为生育观念落后,所以女人能生则生,生到不能生育为止,简直是牲畜一样的命;而今,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女人该有自己的权利了,生孩子虽然是两个人的事,但愿不愿意生,该归女人决定,这是女人的最大人权。
对于未来,刘嫂的愿景是,抚养三个孩子成人,要上大学,显然,这是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了;其后孩子们爱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做父母的绝不能干涉;自己呢,和王向新住在县城,享受下城市生活;当然了,那个大学梦还要通过读书完成,重要的一点,她决心重拾笔墨,写写自己的生活,写成一部书,当老了,把这部书留给孩子。向明,让我们一起为她祝福。
今天上午,我看着小诚杰摹字后,又带着孩子读《三字经》;刘嫂在天井摘菜,等摘的差不多了,她说先把孩子放我这里,她去山下幼儿园接女儿,我问,不是你公公接着吗,他说公公摔着了,我说我一会过去看看,就在你们家吃饭吧,省的你再送。
刘嫂公公王士存早上送孙女去幼儿园,回来路上,车被一辆皮卡撞了,左腿骨折,司机忙把他送到镇上的医院,我去的时候,还没回家。我说,需要看护的话,我去。刘嫂婆婆说,不用了,正好老大王向全刚从国外回家,跟着去了;真是命该着,用人的时候,人就来了,可不该这个结果啊。我劝慰你婶婶,说这叫福气,人顺的时候,要什么有什么,是福气;人不顺的时候,有人帮得上,这也是福气。老人家说是这个理啊。
刘嫂下山接孩子,我来炒菜做饭,你婶婶说什么不让我搭手,我说我干的了,你让我下厨,看我做的饭菜行不行。刘嫂说,就让他试试呗。老人家瞪着刘嫂说:“怎么说话的呢,’他’是谁啊?叫老师,叫叫陈教授。”刘嫂不好意思的一笑,说是,让陈教授做吧。刘嫂转身走出家门,你婶婶说:“我这儿媳妇,哪里都好,就是不懂礼貌。”我说:“不怨她,可能常去我那里,习惯了;你看,你小孙子不是也习惯了,去我那里撵都撵不走。”她又说:“就是给您添麻烦了。”我说:“我是个闲人,不怕麻烦,我喜欢孩子。”于是,你婶婶问起我的孩子们的事。
说着话,我去下厨。和北方庄所有人家一样,厨房在厢房,小炉子用的是蜂窝煤,上面已经坐上锅,在熬大米粥;大炉用的是柴火。洗菜、切菜,准备好葱姜酱醋等佐料,然后是生火,你婶婶说,先不炒菜先烙饼——这功夫,老人家已经和完面擀好饼,我接过来,放上两个烙饼,你婶婶添柴,说:“看你这手势,常做饭吧?”我说五六年没做过饭了,她说,怪不得,一看就是个老厨师。饼烙完了,刘嫂接孩子回来了,洗把手,就端过青菜,让我去歇息。我说,说好了,让我露一手的,你看锅底。
一盘脆藕炒肉片,一盘青椒炒茄子,很快完成,大家边上卓吃饭。第一筷子下去,每个人纷纷赞赏,说这菜真好吃。我说,换个口味不一样,其实还是那个炒法。我问刘嫂,你公公那里需要送饭吗?她说,镇医院有伙房,买着吃就行。在问过伤势后,我又说,大锅饭不好吃,明天中午送一次,我来做我去送。刘嫂和你婶婶说,三十里地呢,太远,等送去了,菜饭凉了。我说对啊,不知道医院允许开小灶不,我去给他爷俩做饭去。刘嫂说,哪会允许啊,多花点钱,买些好吃的就是了。我掏出几张钱,给刘嫂,说算我一点心意,明天你送过去。你婶婶便不答应,我说,还是我明天去一趟吧。你婶婶说,这一路的不好走,也没个车,不方便;我说不是有电动三轮吗,我会用。刘嫂说,三轮车让我大哥骑走了。你真想去,我明天接一辆电动三轮去;我说好。
下午,刘嫂带着小诚杰来了,孩子写了一张字,说要玩一会,我说等你读完上午教你的“三字经”再玩;诚杰很听话,读过九句,出去逗狗玩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对于未来,刘嫂的愿景是,抚养三个孩子成人,要上大学,显然,这是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了;其后孩子们爱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做父母的绝不能干涉;自己呢,和王向新住在县城,享受下城市生活;当然了,那个大学梦还要通过读书完成,重要的一点,她决心重拾笔墨,写写自己的生活,写成一部书,当老了,把这部书留给孩子。向明,让我们一起为她祝福。
今天上午,我看着小诚杰摹字后,又带着孩子读《三字经》;刘嫂在天井摘菜,等摘的差不多了,她说先把孩子放我这里,她去山下幼儿园接女儿,我问,不是你公公接着吗,他说公公摔着了,我说我一会过去看看,就在你们家吃饭吧,省的你再送。
刘嫂公公王士存早上送孙女去幼儿园,回来路上,车被一辆皮卡撞了,左腿骨折,司机忙把他送到镇上的医院,我去的时候,还没回家。我说,需要看护的话,我去。刘嫂婆婆说,不用了,正好老大王向全刚从国外回家,跟着去了;真是命该着,用人的时候,人就来了,可不该这个结果啊。我劝慰你婶婶,说这叫福气,人顺的时候,要什么有什么,是福气;人不顺的时候,有人帮得上,这也是福气。老人家说是这个理啊。
刘嫂下山接孩子,我来炒菜做饭,你婶婶说什么不让我搭手,我说我干的了,你让我下厨,看我做的饭菜行不行。刘嫂说,就让他试试呗。老人家瞪着刘嫂说:“怎么说话的呢,’他’是谁啊?叫老师,叫叫陈教授。”刘嫂不好意思的一笑,说是,让陈教授做吧。刘嫂转身走出家门,你婶婶说:“我这儿媳妇,哪里都好,就是不懂礼貌。”我说:“不怨她,可能常去我那里,习惯了;你看,你小孙子不是也习惯了,去我那里撵都撵不走。”她又说:“就是给您添麻烦了。”我说:“我是个闲人,不怕麻烦,我喜欢孩子。”于是,你婶婶问起我的孩子们的事。
说着话,我去下厨。和北方庄所有人家一样,厨房在厢房,小炉子用的是蜂窝煤,上面已经坐上锅,在熬大米粥;大炉用的是柴火。洗菜、切菜,准备好葱姜酱醋等佐料,然后是生火,你婶婶说,先不炒菜先烙饼——这功夫,老人家已经和完面擀好饼,我接过来,放上两个烙饼,你婶婶添柴,说:“看你这手势,常做饭吧?”我说五六年没做过饭了,她说,怪不得,一看就是个老厨师。饼烙完了,刘嫂接孩子回来了,洗把手,就端过青菜,让我去歇息。我说,说好了,让我露一手的,你看锅底。
一盘脆藕炒肉片,一盘青椒炒茄子,很快完成,大家边上卓吃饭。第一筷子下去,每个人纷纷赞赏,说这菜真好吃。我说,换个口味不一样,其实还是那个炒法。我问刘嫂,你公公那里需要送饭吗?她说,镇医院有伙房,买着吃就行。在问过伤势后,我又说,大锅饭不好吃,明天中午送一次,我来做我去送。刘嫂和你婶婶说,三十里地呢,太远,等送去了,菜饭凉了。我说对啊,不知道医院允许开小灶不,我去给他爷俩做饭去。刘嫂说,哪会允许啊,多花点钱,买些好吃的就是了。我掏出几张钱,给刘嫂,说算我一点心意,明天你送过去。你婶婶便不答应,我说,还是我明天去一趟吧。你婶婶说,这一路的不好走,也没个车,不方便;我说不是有电动三轮吗,我会用。刘嫂说,三轮车让我大哥骑走了。你真想去,我明天接一辆电动三轮去;我说好。
下午,刘嫂带着小诚杰来了,孩子写了一张字,说要玩一会,我说等你读完上午教你的“三字经”再玩;诚杰很听话,读过九句,出去逗狗玩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