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花开》上部:北方来信(一十六—一十七)-第2/7页

加入书签
今天上午七点半,接到刘嫂电话,说去三叔家吃喜宴,我说怎么早,她说早吃完早安排别的事。早宴八碗四汤,为参加招待客人的亲戚朋友准备的,八碗:鸡鱼肉,三个炒菜,两个冷盘;四汤:疙瘩汤、鱼丸汤、鲜虾汤、萝卜汤。**人七八个人对付一桌,不分长辈晚辈,随意坐。

上午十点,女方准时来到,我跟在你爸爸和司仪后面,在村半路迎接贵客,每人拉着一位客人的手,边走边聊着走进大门;我牵着女孩叔叔的手——一位教书先生,都是头天安排好的,这叫刀对刀将对将。落座后,几个晚辈上来递烟敬茶,然后退去,我们四个主副陪陪着说话,一路辛苦天寒地冻的寒暄,然后各找个话题大家共同讨论。我本想说说我家风俗,特别对定亲这样的隆重感到不解,但又想,不是说这话题的场合,便说起山乡变化国家政策,聊着聊着,我竟说再过几年,计划生育政策会有改变,两孩化三胎化可能不久会落实下来;大家惊奇的问原因,我说这和城镇化、老龄化经济发展有关,我解释城镇化老龄化的未来,人们听着频频点头,连连说,是该改计划生育政策了。我说,计划生育好像对咱们农村不起作用,你们看在座的每家平均三个孩子,大家说挨罚啊,东躲XZ的,政策放开就好了,放开肚皮生。

说过十多分钟话,起身入席,喜宴有十二道菜,荤素相拌陆海相掺,很是丰富。我们才刚吃过饭,一遍遍殷勤劝客人喝酒吃菜,看看酒食差不多了,大家这才起席。

领头的是女孩的大爷,六十多岁,看着下手前来撤席,就走到户外,那位教书先生走到我跟前,悄悄说,等屋里收拾完,他们便走。我说,这不是正宴,中午有场席,那才是正席。他“哦”一声,说有这种习俗,太奢侈了。走到女孩大爷跟前悄悄说了,女孩大爷就走到司仪前,说这不行,两家吃过饭相互认识下可以了,别太客气;司仪说这怎么行,中午才是正席,亲戚邻居们都来祝贺的。我说先到我那里坐坐说说话吧。刘嫂跟出来说,我去生火,头里走了。

主客缓缓沿着刚铺好的石头路向我的住所走着,进了院门,大家听说是我的住处,不肯进屋,说别辱没了教授的屋子;我说,这话不够朋友了,这里哪有什么教授,都是亲戚。

进屋后,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原来早饭后,刘嫂已经把壁炉然着了。落座后,大家围绕我的工作谈起来,问学校情况的,问大学如何录取的,问分数线的,问专业的,问毕业走向的,我一一给他们解答。便有客人说自己的孩子明年(实际上是今年,农村过不了农历年,不说今年)正好考大学,问我能不能帮忙把孩子录取到我们学校,我问过孩子成绩,对方模模糊糊的说中等成绩吧,说不出所以然,大家就笑话他,说怎么当的爹,孩子成绩不知道。我说,我那时上学,爹妈从不问我的学习情况,咱们农村都如此,把学校看的很高很神圣,学校大门都不敢进。大家说是啊,现在也这个样。我把我的姓名电话什么的写给那位家长,让他写下孩子的名字和他们的联系方式;看着家长把纸条收进衣兜,大家又笑着说,这下好了,你家儿子大学有希望了。

话刚说完,一个青年走进来说,上席了,客人笑着说,你们真客气,饭食没下呢,又要上席;我说,怨我们没说清楚,刚才的饭该让你们少吃点的,别忙,大家先去厕所放空肚子。一屋人都笑了。

走回你三叔家,街上院内支起了大棚,桌椅一溜的摆好,亲朋村人赴宴的陆续到达。女方来客男女各一桌,都摆在堂屋。今天阳光很好,没有风,暖洋洋的,我对女方来客说,老天爷被你们感动了,送来这样的好天气,一会一定多喝点。大家“哄”的一声笑了,依次坐下。

正宴更丰盛,十八道大盘,八道小碟,一半的菜只动过一次筷子,末了,又上上几道点心,最后是馒头大饼;起坐之后,来客再三表示感谢,说没见过这样好的筵席,真是破费了;临走,我们这几个主副宾把红袋子一个个的送到贵客手中,大家谦让一番,接过手,又是几声谢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