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今年已经是九十五岁高龄了,经历了差不多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的他,早已看够了官场沉浮,荣辱兴衰。他当年是体仁阁大学士,上书房的总师傅,所有的皇子皇孙见了他,都得恭恭敬敬地称一声“老师”。乾隆皇帝死后,嘉庆帝加封他为太子太保,又命他奉旨督查和珅贪污一案,扳倒了这个不倒翁。虽说和珅是罪有应得,但那毕竟是他多年的同僚,亲手抄了他的家以后,刘墉心里总有一种“一朝天子一朝臣”,“伴君如伴虎”的感觉。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墉在几年之后,就借口自己年事已高,想要告老还乡。但是嘉庆皇帝却不想失去他这样一个积年的老臣,刘墉也不太放心朝中的事情,于是就在京郊选了一栋大宅子,在那里颐养天年。
他做了几十年的中堂,父子两代都是宰相,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所以他虽然人不在中枢,却总能从别人那里知道些消息。台湾明军反攻沿海,夺取了舟山群岛的事情,足以震惊朝野,当然瞒不过刘墉的耳目。
但是他已经不太想去管那些事情了,操劳了一辈子,他是真的有些力不从心了。何况他现在只是一个赋闲在家的糟老头子,也就偶尔会有几个旧友或是晚辈来拜访他一下,其他时候刘府简直是门可罗雀。
不过今天晚上,刘府当中却来了一位重量级的贵客。那便是当今的嘉庆皇帝。
刘墉听到皇帝来访,不由大吃一惊,要不是当官多年,养气功夫了得,说不定都能从太师椅上惊得掉下来了:“皇上来了?到了那里了?还不快与我更衣!”
谁知道他话还没说完,皇帝就直接走了进来,开口说道:“刘师不必多礼,朕今日来是有要事相询。”
刘墉赶忙站了起来,想要行礼,却被皇帝一把拉住。刘墉才看见皇帝身上只穿了一件明黄色便装,显然是微服出巡,也没有带什么仪仗,便知道定然是有什么重要的机密大事要说。
“皇上为何夤夜来此?老臣准备不周,还请皇上恕老臣君前失仪。”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嘉庆皇帝做到了椅子上,连连摆手道:“今天来刘师府上,是有一件大事不明,因此特来请教。还请老师不吝赐教!”
“不敢,不敢。”刘墉慌忙回应道,心里默默地盘算着皇帝想说的话。他估摸着,应该就是东南的事情了,此事牵扯到台湾,事关重大,他得好好捋一捋才能回答皇帝的疑问。
“不知皇上有何问题不解?”刘墉小心翼翼地问道。
“东南的事情,刘师可都知道了?”皇帝开门见山,直接说出了此行的目的。
“老臣略闻一二。”刘墉微微点了点头,心想看来自己没有猜错。不过皇帝竟然特意来问他这样一位赋闲老臣,只怕是要有什么大动作?只是又下不去决心,才来征求自己的意见。
“东南诸省,当真是**至极!”嘉庆直截了当地说道,完全不去掩饰他对那些贪官污吏的厌恶:“朝廷每年拨给的军费都数以千万计,可是这帮狗奴才不仅打不下台湾,甚至连我大清本来的土地都保不住了!若是长此以往下去,台湾的贼人尝到了甜头,今天来打一块地,明天又来抢一块,我大清有多少土地经得起这样?平台之策,历朝历代都有讨论,但是却都不能根除台湾匪患。中枢大臣们都说刘师您当年曾与先帝商讨过征台之策,必定对此事有独到见解,所以朕特来向刘师请教,究竟怎样才能平定台湾!”
刘墉万万没有想到,嘉庆居然一上来就抛给他这样一个重量级的问题。不过好在这些问题他当年都是研究过的,也不算毫无准备,细细地想了一会之后,他缓缓开口说道:“皇上,台湾的问题,从我朝入关,定都北京以来,就已经存在了。历经顺,康,雍,乾四朝,均不能决。东南的官员虽然失地有罪,但是也不能全怪他们,实是军力不及。”
“想当年,征台大将军施琅,黄梧,率领七省水师,会剿台湾。结果被郑成功打得落花流水,几乎全军覆没。先帝当政时,也曾先后派出两位军机大臣,经略诸省,想要集数省之力,一举平台。结果又是空前的惨败,这才让先帝下定决心,要训练出一支足以与台湾匹敌的水师,然后再与他们一决高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