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三国 第二十六章 姻缘-第4/9页

加入书签
    与吕隆以及留赞、唐咨、诸葛恪皆敬饮作别,黄寻因身份低下还没有跟使者敬酒的资格。薛莹与众人作别后,第二日带着罗厉的人头回返建业。这时留赞等人因战事完毕也驻扎在番禺等候朝廷的下步命令。这日,吕隆召见黄寻,黄寻以为是又有什么差事了,忙去进见吕隆,结果却不是公事,吕隆问及黄寻的生辰八字以及黄寻父族的详细情况,因为吕隆已经决定先让自己的妻子回去西陵看望岳丈,看望岳丈是顺便,主要就是为黄寻前去说情做媒。黄寻得知此事,当下想怎么编才能让自己的父族合理地让这些人接受,因为黄寻初入三国时,对包括舅母在内的许多人都说是父母双亡,母亲是被父亲强行成亲才结合的,所以黄寻在当时贺家这一套说辞,贺家是接受的。因为贺家是孙泰的姻亲对于孙泰的妹妹这事不怎么关心,而且既然已经作古,也不好再问。但是如今黄寻要娶妻成亲,那黄寻的家世来历就必须让娘家人弄清楚。黄寻最后只得想出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冒充荆州黄氏旁支,也就是诸葛亮岳父黄承彦这一家系,编出以前黄家跟随刘备不容与曹操,曹操率军南下荆州后黄寻之父为了避乱,南迁至交州。随后以商为生,到了黄寻之母所在的吴郡经商,才有两人结合的故事来,反正黄寻的父亲已死,黄寻推说这都是父亲告诉自己的,也没人来证实事实真假。黄寻编出这个家世后,觉得没有什么纰漏,便告诉了吕隆。吕隆得知黄寻原来是荆州黄氏旁支,也觉得应该没错,不然黄寻若是贫民出身,怎么会有这一身的学识以及本事。只是再问黄寻黄家还有何族人,好作为你本家家老前来主持亲事时,黄寻又说到,自父亲南迁交州后,我这一支与黄氏就更没有来往了,本就是旁支偏房,所以父亲死后,家族只剩我一人,黄氏家族长老皆无。吕隆得知黄寻的全部情况后,当即又问了黄寻的生辰八字,黄寻按自己在前世的生日报上去。吕隆说道:“远达我知道了,我现在要回去与妻子商量你的婚事,今日就这样吧”。黄寻见吕隆这样说,自然告辞离去。吕隆得到黄寻的八字后,回到家里跟自己的妻子详细说明了黄寻的才能,以及为何要将妻妹许给黄寻的原因。吕隆这样说道:“娘子,岳父是家中次子,妻妹以后纵使嫁人也不过是嫁给立功的武将和寒门出身的佐吏,而黄寻是荆州黄氏之后,家世尚可,又黄寻文武双全,以后必能身居高位,如今乘其还未展翅之时,将妻妹许之,不然以后黄寻再立大功,得升高位,我恐要朱、陆之女才可配之。吕隆之妻听到丈夫如此推崇黄寻,当然是心中对于黄寻好感大增,对于这个未曾谋面的人无形中拉进了距离。但是毕竟是自己的亲妹妹,就算丈夫这样推崇,自己心中还是有些犹豫。吕隆见妻子没有答应,知道妻子还是为妹妹担心,自己替其做媒别害了她。于是吕隆说道:“这样吧,过几日我请黄寻来至府上设宴,答谢他在平乱之中对我的帮助,而娘子乘此机会就暗中观察,看看我所说是否为真”。妻子听到丈夫这样说,觉得自己能亲自考察其人品,都说酒后之德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品性,当下答应了。于是吕隆派人给黄寻发出邀约,说感谢黄寻在平叛中对自己的支持与帮助,自己设宴答谢。黄寻当然欣然赴约。

    黄寻离开吕隆府邸后,回到军营召人来问徐四可有消息传回,手下回报还未有消息传来,黄寻不禁纳闷,徐四一向办事以速度为准则,这次怎么拖沓了。洪嘉带领三千多人,如此大的一个目标,怎么还未寻到呢?黄寻觉得事情不对,忙命李开前去帮助徐四。然后黄寻就准备补充兵员,毕竟这次罗厉军有很多士卒都投降了,吕隆让黄寻可以从中招纳,补充受损人员的编制。黄寻于是带着赵达和吾彦开始忙着拣选优良的降卒补充到自己的队伍里。忙了七天之后,李开和徐四回来了,徐四告诉了黄寻,在交州境内根本找不到洪嘉的踪迹,最后徐四从一个樵夫那里得知有一伙人向北面行去,看装束像是军队,徐四追踪其足迹行去,发现洪嘉已经离开了交州境内向临贺郡行去了。徐四知道黄寻现在主要以交州为重心,所以也未继续追踪洪嘉,返身回来正遇上找寻而来的李开,将情况跟李开一说,二人决定先回来向黄寻报告。黄寻得知洪嘉已经离开了交州,觉得要赶快禀报给吕隆知道,看吕隆是何处置,于是又去进见吕隆。黄寻将洪嘉离开交州的消息告诉吕隆后,吕隆说道:“既然洪嘉离开了交州,那我写份奏书上报朝廷即可,我等不必再管这事了,自有朝廷去处理。不过远达你来的正是时候,朝廷的封赏已经下来了,你被封为建忠校尉,我可要恭喜远达了”。黄寻得知自己被封为校尉了,当然欣喜。吕隆乘机言道:“上次就跟你说要设宴款待你,现在你升官了正是时候,明日你就来我府上,咱门一醉方休”。黄寻当然答应不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