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恪的报告终于到了孙权的案头,孙权得知李桓渡海跑了,于是询问众大臣,李桓能跑去何地?御史大夫薛综回道:“交州以南有珠崖岛,武帝时所置,后岛上土人几次作乱,疲敝汉庭,元帝因此而罢弃,后再不与中国往来。李桓既然浮海欲到珠崖,我料海波无常,非人力可敌,况李桓山民出身,不习水性,必不得生,即使侥幸到得珠崖,彼言语不通,必与土人龌龊,死于异域,陛下不必再追索李桓,徒劳军力”。孙权听完薛综的话,觉得甚有道理,于是下旨吕岱不必再追索李桓,只要将罗厉首级献京即可。并派人去召驻守龙川的路合率军到会稽郡的新安县(今衢州),因为这里的山越时常袭扰,所以孙权让同属山越的路合前去驻守,以夷制夷。这样一来就免去从朝廷征兵去镇守此地的耗费,因为路合是降将,朝廷对他自然有钳制手段,让他去与当地的山越互相攻伐,这正是朝廷的打算。孙权这道旨意传到交州时,诸葛恪已经回到了番禺,得知不再追索李桓,那就表示交州叛乱已经完全平定。吕隆设宴饯别使者薛莹,薛莹
与吕隆以及留赞、唐咨、诸葛恪皆敬饮作别,黄寻因身份低下还没有跟使者敬酒的资格。薛莹与众人作别后,第二日带着罗厉的人头回返建业。这时留赞等人因战事完毕也驻扎在番禺等候朝廷的下步命令。这日,吕隆召见黄寻,黄寻以为是又有什么差事了,忙去进见吕隆,结果却不是公事,吕隆问及黄寻的生辰八字以及黄寻父族的详细情况,因为吕隆已经决定先让自己的妻子回去西陵看望岳丈,看望岳丈是顺便,主要就是为黄寻前去说情做媒。黄寻得知此事,当下想怎么编才能让自己的父族合理地让这些人接受,因为黄寻初入三国时,对包括舅母在内的许多人都说是父母双亡,母亲是被父亲强行成亲才结合的,所以黄寻在当时贺家这一套说辞,贺家是接受的。因为贺家是孙泰的姻亲对于孙泰的妹妹这事不怎么关心,而且既然已经作古,也不好再问。但是如今黄寻要娶妻成亲,那黄寻的家世来历就必须让娘家人弄清楚。黄寻最后只得想出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冒充荆州黄氏旁支,也就是诸葛亮岳父黄承彦这一家系,编出以前黄家跟随刘备不容与曹操,曹操率军南下荆州后黄寻之父为了避乱,南迁至交州。随后以商为生,到了黄寻之母所在的吴郡经商,才有两人结合的故事来,反正黄寻的父亲已死,黄寻推说这都是父亲告诉自己的,也没人来证实事实真假。黄寻编出这个家世后,觉得没有什么纰漏,便告诉了吕隆。吕隆得知黄寻原来是荆州黄氏旁支,也觉得应该没错,不然黄寻若是贫民出身,怎么会有这一身的学识以及本事。只是再问黄寻黄家还有何族人,好作为你本家家老前来主持亲事时,黄寻又说到,自父亲南迁交州后,我这一支与黄氏就更没有来往了,本就是旁支偏房,所以父亲死后,家族只剩我一人,黄氏家族长老皆无。吕隆得知黄寻的全部情况后,当即又问了黄寻的生辰八字,黄寻按自己在前世的生日报上去。吕隆说道:“远达我知道了,我现在要回去与妻子商量你的婚事,今日就这样吧”。黄寻见吕隆这样说,自然告辞离去。吕隆得到黄寻的八字后,回到家里跟自己的妻子详细说明了黄寻的才能,以及为何要将妻妹许给黄寻的原因。吕隆这样说道:“娘子,岳父是家中次子,妻妹以后纵使嫁人也不过是嫁给立功的武将和寒门出身的佐吏,而黄寻是荆州黄氏之后,家世尚可,又黄寻文武双全,以后必能身居高位,如今乘其还未展翅之时,将妻妹许之,不然以后黄寻再立大功,得升高位,我恐要朱、陆之女才可配之。吕隆之妻听到丈夫如此推崇黄寻,当然是心中对于黄寻好感大增,对于这个未曾谋面的人无形中拉进了距离。但是毕竟是自己的亲妹妹,就算丈夫这样推崇,自己心中还是有些犹豫。吕隆见妻子没有答应,知道妻子还是为妹妹担心,自己替其做媒别害了她。于是吕隆说道:“这样吧,过几日我请黄寻来至府上设宴,答谢他在平乱之中对我的帮助,而娘子乘此机会就暗中观察,看看我所说是否为真”。妻子听到丈夫这样说,觉得自己能亲自考察其人品,都说酒后之德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品性,当下答应了。于是吕隆派人给黄寻发出邀约,说感谢黄寻在平叛中对自己的支持与帮助,自己设宴答谢。黄寻当然欣然赴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