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即给老百姓带来实现阶级跨越的可能性,同时也严格限制了普通人的人身自由。普通民众生活在秦国无外乎只有两条路可选择,要么当兵,要么种地。多种地,种出多余的粮食,也是可以用来换取爵位的,但是对于民众而言,由于当时秦国平均的生产力水平所限,普通人想要仅凭着种地纳粮来换取爵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拜相封侯那都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更为快捷和靠谱的方式便是上战场杀敌,这种方式虽然危险,但效率极高。
据秦**功制度,在战场上获得一个穿铠甲武士的首级可以获得一级爵位,田一顷宅九亩,以及仆人(庶子)一个。虽然是拿命换,但是这待遇也的确是够优厚的了。
爵位在秦朝的法制中非常重要,不仅意味着功名富贵,还可以用来为自己或家人抵罪和赎身。
当时秦国民间也崇尚武力,很多热血年轻人都认为男儿应该在战场寻求人生理想和个人价值,即使战死沙场也是一件值得荣耀的事情,这些思潮无形中也加速了这种军功爵位制的推行。白起最初史书所记载的身份即为左庶长,在秦国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中位列十级,应该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军队干部。
民间传言白起十五岁就参军,没有任何背景的年轻人在残酷的军功爵位制度下肯定是一步步用人头换来的爵位,一个穿甲士兵的人头可换一级爵位。从刚入伍时候的连第一级‘公士’都算不上的白丁,到‘左庶长’这个第十级的位置,白起至少需要提着十个带甲勇士的人头才可以做到。而所谓的‘带甲武士’则专指每个诸侯国所特有的那些精锐部队,都是明确了兵种和类型的,绝非战场上泛泛之辈。
当时秦国广泛认可的带甲武士包括魏国的武卒、齐国的技击、赵国的百金之士、胡刀骑士、楚国的材士等这些精锐部队。这些士兵就类似现在的特种兵或海军陆战队之类啥的,绝对都不是善茬,无论个人战斗能力还是装备那都是百里挑一的,跟这些人玩命十有**就将自己的脑袋搭进去。
其实商鞅在设置军功爵位制的时候也曾全方面考虑,设置二十级制度是精心计算过的,士兵们从服役开始,能活着退伍的都烧高香了,理论上不可能有人活着能到达二十级从而获得权力巅峰,可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除非这个人是神。但是商鞅没有估算到,六十年后的秦国果真还出了这么一个比神灵还拥有生杀大权的人物,这个人就是‘人屠’白起,他在这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中达到了军功爵位制的顶端。
在商鞅变法的过程中,秦国逐渐变得强大,但也将社会划分为界限森严的等级。社会就是三六九等,而下等人必须在固定时限为那些上等人服役,终生都会受到压迫。不仅社会如此,在军队中也是一样,普通士兵连吃饱肚子都是问题,而随着爵位每上一级,连吃的都是不一样的。‘公士’吃粗米,‘上造’**米,而位列三级的‘簪袅’则可享有一斗精米半升肉酱外加一盘菜肴。如果不拿着人头去换取爵位,连肚子都不可能填饱,还得为比自己爵位高三级内的人随时服务。只要杀伐才能换来衣食和尊严,对于少年白起而言,这似乎就是唯一一条可供选择的路。
从踏上战场提着带甲勇士那滴血人头的那一刻,白起心里应该会明白这就是一条永远也没有出口的不归路。
看着爷爷手稿中的描述,那残酷的秦**功爵位制度,我不觉感到有些胆寒,也通过白起真正认识到所谓“一将功成万古枯”是什么含义。我开始构思战国漫画《白起传》中白起的形象,逐渐在白纸上勾勒出这样一幅画面:累累白骨堆积如山,战火和阴霾笼罩着古战场,在这尸骨累成的群山之巅站着一个孤独的将军。他身着秦国大将的青铜皮甲,手中握着饕餮纹游熙长剑,站在悬崖边望向东方中原地区。乌云裂隙间投射下一缕阳光,透过漫天的阴霾照在这位将军的盔甲上,散发着熠熠的寒光。这个将军头发散开,猛然回头露出鹰鸢一样凶狠的眼神,他就是‘人屠’白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据秦**功制度,在战场上获得一个穿铠甲武士的首级可以获得一级爵位,田一顷宅九亩,以及仆人(庶子)一个。虽然是拿命换,但是这待遇也的确是够优厚的了。
爵位在秦朝的法制中非常重要,不仅意味着功名富贵,还可以用来为自己或家人抵罪和赎身。
当时秦国民间也崇尚武力,很多热血年轻人都认为男儿应该在战场寻求人生理想和个人价值,即使战死沙场也是一件值得荣耀的事情,这些思潮无形中也加速了这种军功爵位制的推行。白起最初史书所记载的身份即为左庶长,在秦国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中位列十级,应该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军队干部。
民间传言白起十五岁就参军,没有任何背景的年轻人在残酷的军功爵位制度下肯定是一步步用人头换来的爵位,一个穿甲士兵的人头可换一级爵位。从刚入伍时候的连第一级‘公士’都算不上的白丁,到‘左庶长’这个第十级的位置,白起至少需要提着十个带甲勇士的人头才可以做到。而所谓的‘带甲武士’则专指每个诸侯国所特有的那些精锐部队,都是明确了兵种和类型的,绝非战场上泛泛之辈。
当时秦国广泛认可的带甲武士包括魏国的武卒、齐国的技击、赵国的百金之士、胡刀骑士、楚国的材士等这些精锐部队。这些士兵就类似现在的特种兵或海军陆战队之类啥的,绝对都不是善茬,无论个人战斗能力还是装备那都是百里挑一的,跟这些人玩命十有**就将自己的脑袋搭进去。
其实商鞅在设置军功爵位制的时候也曾全方面考虑,设置二十级制度是精心计算过的,士兵们从服役开始,能活着退伍的都烧高香了,理论上不可能有人活着能到达二十级从而获得权力巅峰,可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除非这个人是神。但是商鞅没有估算到,六十年后的秦国果真还出了这么一个比神灵还拥有生杀大权的人物,这个人就是‘人屠’白起,他在这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中达到了军功爵位制的顶端。
在商鞅变法的过程中,秦国逐渐变得强大,但也将社会划分为界限森严的等级。社会就是三六九等,而下等人必须在固定时限为那些上等人服役,终生都会受到压迫。不仅社会如此,在军队中也是一样,普通士兵连吃饱肚子都是问题,而随着爵位每上一级,连吃的都是不一样的。‘公士’吃粗米,‘上造’**米,而位列三级的‘簪袅’则可享有一斗精米半升肉酱外加一盘菜肴。如果不拿着人头去换取爵位,连肚子都不可能填饱,还得为比自己爵位高三级内的人随时服务。只要杀伐才能换来衣食和尊严,对于少年白起而言,这似乎就是唯一一条可供选择的路。
从踏上战场提着带甲勇士那滴血人头的那一刻,白起心里应该会明白这就是一条永远也没有出口的不归路。
看着爷爷手稿中的描述,那残酷的秦**功爵位制度,我不觉感到有些胆寒,也通过白起真正认识到所谓“一将功成万古枯”是什么含义。我开始构思战国漫画《白起传》中白起的形象,逐渐在白纸上勾勒出这样一幅画面:累累白骨堆积如山,战火和阴霾笼罩着古战场,在这尸骨累成的群山之巅站着一个孤独的将军。他身着秦国大将的青铜皮甲,手中握着饕餮纹游熙长剑,站在悬崖边望向东方中原地区。乌云裂隙间投射下一缕阳光,透过漫天的阴霾照在这位将军的盔甲上,散发着熠熠的寒光。这个将军头发散开,猛然回头露出鹰鸢一样凶狠的眼神,他就是‘人屠’白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