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事物是历史的必然?这是由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新事物的本质所决定的。首先,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代表着事物发展的方向,而旧事物是不符合事物发展趋势的,丧失了必然性,新事物能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战胜旧事物。其次,新事物优于旧事物,拥有旧事物没有的特点。最后,在社会领域,由于新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好要求,从而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P35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但这种统一不是不变的。事物总是通过量变和质变的相互交替,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的。因此,有必要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和状态,即量变和质变。P36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新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引起新的质变,如此交替,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这就是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质量互变规律。P37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特别是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因(源泉,根本动力),贯穿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关键。也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的焦点。P39
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实质,也是其他方面分歧的根源。P41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主观映像,体现了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对立统一。唯物辩证地理解意识本质的原理,既批判了否认意识客观内容的唯心主义,有批判了抹杀意识形式主观性的机械唯物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P45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P49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为什么实践是认识发展的真正动力?P50
a.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着人们去从事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使认识不断发展和深化。b.实践提供认识发展的可能性及其实现的必要条件。c.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基本的心理反映形式。P53
感觉是通过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性的反映,是意识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
知觉是多种感觉组合而成的整体,它能够反映出对象的具有可感性质的整体性结构和特性。
表象是大脑对过去感觉和知觉的回忆和再现,使曾经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那些客观形象的再现和重组。
4.真理之所以具有客观性,首先在于作为真理认识对象的客体具有客观性。人的认识只有在不附加任何外来的、主观臆测的成分,如实地反映了对象本身的真实面貌时,才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而成为真理。P56
5.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并不是两种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个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真理只有一种,就是客观真理。任何真理,既是客观真理,同时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或者说,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P57
6.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个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P61
7.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P64
a.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为前提的。
b.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有价值的。
c.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式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8.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而是做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首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P6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但这种统一不是不变的。事物总是通过量变和质变的相互交替,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的。因此,有必要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和状态,即量变和质变。P36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新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引起新的质变,如此交替,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这就是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质量互变规律。P37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特别是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因(源泉,根本动力),贯穿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关键。也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的焦点。P39
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实质,也是其他方面分歧的根源。P41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主观映像,体现了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对立统一。唯物辩证地理解意识本质的原理,既批判了否认意识客观内容的唯心主义,有批判了抹杀意识形式主观性的机械唯物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P45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P49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为什么实践是认识发展的真正动力?P50
a.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着人们去从事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使认识不断发展和深化。b.实践提供认识发展的可能性及其实现的必要条件。c.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基本的心理反映形式。P53
感觉是通过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性的反映,是意识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
知觉是多种感觉组合而成的整体,它能够反映出对象的具有可感性质的整体性结构和特性。
表象是大脑对过去感觉和知觉的回忆和再现,使曾经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那些客观形象的再现和重组。
4.真理之所以具有客观性,首先在于作为真理认识对象的客体具有客观性。人的认识只有在不附加任何外来的、主观臆测的成分,如实地反映了对象本身的真实面貌时,才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而成为真理。P56
5.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并不是两种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个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真理只有一种,就是客观真理。任何真理,既是客观真理,同时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或者说,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P57
6.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个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P61
7.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P64
a.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为前提的。
b.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有价值的。
c.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式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8.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而是做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首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P6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