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关于武珝杀女的辩论。
武则天在654年初或653年末,生下了长女,高宗对其甚为喜爱,视为掌上明珠,但是很快小公主就夭折了,有史书记载她是死于武珝之手,这因此成为人们责骂武则天的理由和凭据。
武珝杀女,旧唐书里边是没有任何记载的,对于这位早夭的小公主,旧唐书只记载了她出生不久就夭折的事,压根儿没有提到她是死于阴谋,只有新唐书对此有做记载,全文摘录如下:
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媢,今又尔邪!」由是昭仪得入其訾,后无以自解,而帝愈信爱,始有废后意。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武则天不在寝宫期间(潜字说明了这一点),皇后独自前来看望小公主,随后她就走了,然后武珝偷偷潜回内宫,用枕被扼死了小公主,等皇上下朝来探望小公主,武珝表面上装作很高兴的样子,拉开枕被让圣上看小公主,结果却发现小公主已死,问随同的侍婢,侍婢就说,刚刚皇后来过。于是武珝放声大哭,皇上被她哭声所动,认定是皇后杀了小公主。
也有小说绘声绘色的描述:武则天早知道皇后要来,就偷偷回到宫中,藏起来。等皇后一走,她看看左右没人,掐死了自己的女儿。又偷偷溜出去。整个过程没人发觉。
武珝杀女,到底是不是实情?
首先要说明的是新旧两本唐书的区别,唐代的官史就两本:新唐书和旧唐书。新唐书是北宋时修的,自安史之乱以后,史料散失不少,穆宗以下又无官修实录,所以修史的宋祁为唐后期人物立传,採用了不少小说、笔记、传状、碑志、家谱、野史等资料,相比于旧唐书,真实性打了很多折扣,这是史学界公认的;
旧唐书是五代后晋时官修,叙述史实比较详细真实,保存史料也比较丰富,便于读者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具体情况,因而受到后代的重视。
如果武珝果真有杀女,旧唐书应该会有记载。旧唐书没有记载,至少说明当时没有明确的官方文献支持这一说法,这是我力挺她没有杀女的原因之一;
另外,新唐书显露出的信息,看来也不足信。
新唐书说,小公主死后,武珝放声大哭,皇上被她哭声所动,就认定是皇后杀了小公主,整宗事件没有任何依据,小公主是皇后所杀,还是武珝所杀,都是李治认定的,但实际上,高宗皇帝李治虽然个性软弱,也有点好色,他本人其实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人物,否则当年长孙氏一族不会力主立他为太子,而杀死公主是情节多么恶劣的事,不管从哪个方面,他都是不可能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做出这种莽撞判断的。
事实上,李治和王氏结发二十多年,应该还是了解皇后为人的,就算武珝杀了小公主,把现场编排的合理十倍再栽赃给皇后,他都未必会相信,因为皇后没有机会,也没有动机会杀小公主,原因如下:
首先,皇家深宫不必寻常地方,皇后就算有心杀小公主,她得费多大的力气,才能避开旁人的耳目,独自看望小公主?
其次,就算她排除万难,干掉一切随从,孤身来访,小公主既然是得圣上宠爱的,又才只一猫儿毛大小,宫女奶娘们怎么会放她一个人呆着?考虑到皇后没有生养过,她未必有育儿经验,既然如此,宫女们留小孩子跟她独处的几率越发的小;
其三,就算皇后要求宫女都离开,方便她下手,这样离奇的要求,难道不会有人疑心,进而报给武珝知道?要知道后宫女人争宠,有一个子嗣(不管男女),那都是筹码,武珝如此深谋远虑的人,她不可能不紧张小公主安危。
最后,如果皇后当真有意要杀小公主,她又怎么会选择在大庭广众之下探望,那和闹市行凶有什么区别?难道她以为凭着是皇后就可以随便杀掉圣上的孩子而宫女们也不敢吐露实情?最主要的是,皇后背后还有长孙氏一族做她的根基,而宫中除了武珝的孩子以外,李治也还有另外两个平庸的儿子,以及淑妃那个号称聪明无敌的雍王,皇后没有必要为着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小公主冒险的(只除非她魔障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武则天在654年初或653年末,生下了长女,高宗对其甚为喜爱,视为掌上明珠,但是很快小公主就夭折了,有史书记载她是死于武珝之手,这因此成为人们责骂武则天的理由和凭据。
武珝杀女,旧唐书里边是没有任何记载的,对于这位早夭的小公主,旧唐书只记载了她出生不久就夭折的事,压根儿没有提到她是死于阴谋,只有新唐书对此有做记载,全文摘录如下:
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媢,今又尔邪!」由是昭仪得入其訾,后无以自解,而帝愈信爱,始有废后意。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武则天不在寝宫期间(潜字说明了这一点),皇后独自前来看望小公主,随后她就走了,然后武珝偷偷潜回内宫,用枕被扼死了小公主,等皇上下朝来探望小公主,武珝表面上装作很高兴的样子,拉开枕被让圣上看小公主,结果却发现小公主已死,问随同的侍婢,侍婢就说,刚刚皇后来过。于是武珝放声大哭,皇上被她哭声所动,认定是皇后杀了小公主。
也有小说绘声绘色的描述:武则天早知道皇后要来,就偷偷回到宫中,藏起来。等皇后一走,她看看左右没人,掐死了自己的女儿。又偷偷溜出去。整个过程没人发觉。
武珝杀女,到底是不是实情?
首先要说明的是新旧两本唐书的区别,唐代的官史就两本:新唐书和旧唐书。新唐书是北宋时修的,自安史之乱以后,史料散失不少,穆宗以下又无官修实录,所以修史的宋祁为唐后期人物立传,採用了不少小说、笔记、传状、碑志、家谱、野史等资料,相比于旧唐书,真实性打了很多折扣,这是史学界公认的;
旧唐书是五代后晋时官修,叙述史实比较详细真实,保存史料也比较丰富,便于读者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具体情况,因而受到后代的重视。
如果武珝果真有杀女,旧唐书应该会有记载。旧唐书没有记载,至少说明当时没有明确的官方文献支持这一说法,这是我力挺她没有杀女的原因之一;
另外,新唐书显露出的信息,看来也不足信。
新唐书说,小公主死后,武珝放声大哭,皇上被她哭声所动,就认定是皇后杀了小公主,整宗事件没有任何依据,小公主是皇后所杀,还是武珝所杀,都是李治认定的,但实际上,高宗皇帝李治虽然个性软弱,也有点好色,他本人其实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人物,否则当年长孙氏一族不会力主立他为太子,而杀死公主是情节多么恶劣的事,不管从哪个方面,他都是不可能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做出这种莽撞判断的。
事实上,李治和王氏结发二十多年,应该还是了解皇后为人的,就算武珝杀了小公主,把现场编排的合理十倍再栽赃给皇后,他都未必会相信,因为皇后没有机会,也没有动机会杀小公主,原因如下:
首先,皇家深宫不必寻常地方,皇后就算有心杀小公主,她得费多大的力气,才能避开旁人的耳目,独自看望小公主?
其次,就算她排除万难,干掉一切随从,孤身来访,小公主既然是得圣上宠爱的,又才只一猫儿毛大小,宫女奶娘们怎么会放她一个人呆着?考虑到皇后没有生养过,她未必有育儿经验,既然如此,宫女们留小孩子跟她独处的几率越发的小;
其三,就算皇后要求宫女都离开,方便她下手,这样离奇的要求,难道不会有人疑心,进而报给武珝知道?要知道后宫女人争宠,有一个子嗣(不管男女),那都是筹码,武珝如此深谋远虑的人,她不可能不紧张小公主安危。
最后,如果皇后当真有意要杀小公主,她又怎么会选择在大庭广众之下探望,那和闹市行凶有什么区别?难道她以为凭着是皇后就可以随便杀掉圣上的孩子而宫女们也不敢吐露实情?最主要的是,皇后背后还有长孙氏一族做她的根基,而宫中除了武珝的孩子以外,李治也还有另外两个平庸的儿子,以及淑妃那个号称聪明无敌的雍王,皇后没有必要为着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小公主冒险的(只除非她魔障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