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加入书签


那少年扬唇一笑,眼里露出些激赏,道:“清谈玄学,原本就各有义理,只要辨析分明,又何来对错之分?不过,你方才所解,倒的确与我意思相合。‘有道岂君子’,君子远庖厨,自然是儒家所谓‘礼’的一部分,但若真的这样守礼,恐怕就要不识麦苗不识黍了。”他笑着打量了一番郁清然,“譬如你这等世家子弟,即便能诵《诗》《书》,偶尔吃一吃麦饭,但若真去了田里,怕也认不出哪样是哪样罢?”见郁清然脸一红,他也不再打趣,续道:“君子固然不必真的如贱民一般了解庄稼几何,耕种几何,然而国之根本,却不能不察。何谓国之根本?民生、民计;这些又如何去了解呢?自然是要从县令一类的低级官员做起了。唯有去到地方,深入了解百姓的生活,才能知道国家真正是个什么状况,以后可能发展成什么样子。是以,孔子所谓的有道,其实是无道,自然不能遵守。所谓的礼教,不过是给士人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儒道多出伪君子,岂非这个意思?然而‘无礼非小子’,司咸所谓的越名教,却也不对。为何?司咸诸人,曾共游于竹林之下,谈论文章玄理,被人称为竹林之贤,然而其于家国何益?于百姓何益?何贤之有?偏偏士人趋之若鹜,认为若不如此,便不是名士作风,实在可笑!更有甚者,还效仿朱蔓磊,以为天地皆为我庐,放浪形骸,裸身视人,以为旷达,这样的作为,于家国何益?于百姓何益?‘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世家子弟重文轻武,视国家于无物,唯好清谈玄学,以为风雅,若是不能,便低看一等。远的不说,便就是你的堂兄郁清远,骑射绝佳,却也因为不擅清谈而素为他人所轻,到荆州月余,也不曾有一世家高门前来拜访。如此作风,于家国何益?于百姓何益?”他说到激愤处,抄起案上的热茶一饮而尽,拍案道:“家国何为?天下何为?!”

郁清然怔怔望着他因激动而微红的脸庞,半天方退后一步,趴在榻上向他行了一个大礼,道:“先生高论,郁清然,望尘莫及。”

那少年不料他会有这般反应,不由一愣,快快走过来将他扶起,道:“我不过随口说说,清然何必行此大礼。”

郁清然反握住他的手腕,道:“先生过谦了。敢问先生,高姓大名?”

那少年微微笑道:“我叫虞冰。”

郁清然几不可查地皱了下眉,道:“先生可是出身河东虞氏?”

虞冰哈哈一笑,脸上露出些讥诮:“河东虞氏?清然太高看我了。我出身寒门,现下住在城东。”

襄阳城有“东穷北乱,南富西贵”的说法,东边素来是贱民所居,环境恶劣,嘈杂拥堵,虞冰之意,不言而喻。但郁清然左看右看,只觉得眼前这人,面白如玉,肌肤细腻,衣衫整洁,全然不像是住在那种地方的人物,心中不由疑虑非常,也不顾冒犯了,脱口问道:“先生独有千载,怎会...怎会是那出身寒门的人呢?”

虞冰反问道:“清然看不起寒门庶士么?”眼中已带了些许锐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谢玩玩清然摇摇头:“自然不是,只是觉得先生如此,不像是出身寒门的人。”他看着虞冰的眼睛,诚恳而温和地道:“清然绝非以门第择友之人,所交所游,有高门巨族,也有寒门庶士,都是至情至性,先生大可放心。”

虞冰定定看了他一阵,方笑道:“你我年纪相仿,你口口声声叫我‘先生’‘先生’的,听着多别扭。如若不弃,就叫我小冰罢。”郁清然自然遵命,虞冰又道:“我自豫州逃难过来,现下已身无分文,不如我住在这里教你胡语,你给我些盘缠上路可好?”

郁清然道:“小冰愿意留下,我自然求之不得。只是你还要离开么?”

虞冰点头道:“我要去兖州。”

兖州乃是赵王苏伦的地盘,郁清然心中一跳,劝道:“之前赵王苏伦起兵叛乱,朝廷虽然镇压下去,但现在兖州、青州都是是非之地,小冰过去,恐怕不大安全。”

虞冰道:“正因为是是非之地,所以才更要过去。”见郁清然脸上露出不解之色,他微微笑道:“我老母妻儿都在兖州,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总不能置之不理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