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晋厉公率十二万人的联军浩浩荡荡地渡过了大河(黄河),一直深入到秦国境内的麻隧(陕西泾阳),然后驻军在泾水东岸。得知晋国联军已经开到秦国境内的消息后,秦桓公不甘示弱,率五万秦军从秦都雍城(陕西凤翔)出发,也抵达了麻隧的泾河西岸,两军隔着窄窄的泾河展开了对峙。
五月初四,在经过了事先的周密布置、备战后,晋国联军在晋厉公的率领下拔营渡河,向河西的秦军发起了进攻,秦桓公则率领秦军节节阻击、拼死抵挡着联军的攻击。
秦军在兵力上有着明显的劣势,而且晋军训练有素、久经战阵,在进行了短暂而激烈的抵抗后,秦军不敌联军的猛攻,最终败下阵来;此战,秦军大将成差及不更(爵名)女父都被联军所俘获,伤亡也接近了三万人,秦桓公败阵后率残军狼狈地从麻隧撤退,放弃了与联军的接触。
击败秦军后,晋厉公还不肯罢休,再率联军跟在秦军身后紧追不舍,一直追击到秦国的侯丽(今陕西礼泉)附近才停止了军事行动;而秦军也被联军一路狂追,赶回了国都雍城,秦桓公收缩兵力保卫雍城,不敢轻易出战。
伐秦大获全胜后,晋厉公得意洋洋地宣布收兵,率领诸侯联军返回了河东(大河以东、不是泾河以东),秦国的河西之地就此被晋国所占领,此后数百年,秦国都没能成功地从晋国(已经三晋)手中重新将河西之地给拿回来。
有关此战的经过,在我之前的文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麻隧之战背后的故事》已经写得非常清楚了,这里就不再重复;需要了解此战前因后果的读者,可以直接去查阅前篇文章;谢谢。
此战结束之后,晋厉公凭借着连续击败齐、秦、狄三方的赫赫武功,成功地压制住了楚国的扩张势头,晋国的国势也大涨,诸侯国对晋国一致敬畏、臣服,到晋都新田朝见晋厉公的诸侯国君车驾络绎不绝;晋国也由此重新成为(当之无愧的)诸侯霸主。
在晋厉公召集诸侯盟友们一起出兵伐秦之时,身为晋国新盟友(新小弟)的郑国,自然也收到了召集令;为了表示对晋国的忠心,郑国国君郑成公更是亲自率军参与了晋国联军的这次伐秦之役;可就在郑成公领兵出外作战的这段时间,郑国又一次发生了内讧动乱。
周简王八年(前578年)夏,就在郑成公率军出兵秦国、出外征战之时,率子弟党羽从訾地偷偷潜回了新郑,并向留守新郑的执政卿士公子騑(即子驷、郑国七穆之一)提出‘请求’——允许自己进入郑国宗庙去祭祀祖宗(公子班就是想以此来试探郑人对自己返回新郑的反应和是否接受的态度)。
但公子騑态度强硬地拒绝了公子班的‘祭祖’请求,还扬言要发兵驱逐公子班;恼羞成怒之下,公子班便率私兵攻击了新郑城内的‘穆族’(即郑穆公的后裔子孙,公子班不是郑国穆族成员)私宅,还杀了七穆成员之中的二人——公子舒(子印)、公子挥(子羽);随后,公子班驻军于新郑的市集之上,准备观望局势、采取下一步的行动。
六月十七,留守新郑的子驷集中了新郑城内的其他穆族的私兵(以及大部分不肯归附公子班的郑国国人),率领他们一起到郑国祖庙中去盟誓,约定共同出兵,讨伐叛逆宗庙社稷的公子班。
然后,子驷在祖庙中郑重地烧了盟书,以此向昊天发誓,消灭叛臣;随即,子驷率军杀向市集,一举击败了公子班带来的私兵,当场诛杀了公子班及其弟公子駹并其子侄辈公孙叔、公孙知;这次由流亡公室成员所发起的郑国内讧叛乱,就此被子驷所平定。
公子班作乱被平定后不久,郑成公就率军从伐秦前线返回了郑国;而得知自己不在时,公子班居然又从许国跑回来做乱,还几乎成功的消息后,郑成公勃然大怒,将造成这场内讧的罪魁和祸因都扣到了收留公子班、截取訾地的许国头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五月初四,在经过了事先的周密布置、备战后,晋国联军在晋厉公的率领下拔营渡河,向河西的秦军发起了进攻,秦桓公则率领秦军节节阻击、拼死抵挡着联军的攻击。
秦军在兵力上有着明显的劣势,而且晋军训练有素、久经战阵,在进行了短暂而激烈的抵抗后,秦军不敌联军的猛攻,最终败下阵来;此战,秦军大将成差及不更(爵名)女父都被联军所俘获,伤亡也接近了三万人,秦桓公败阵后率残军狼狈地从麻隧撤退,放弃了与联军的接触。
击败秦军后,晋厉公还不肯罢休,再率联军跟在秦军身后紧追不舍,一直追击到秦国的侯丽(今陕西礼泉)附近才停止了军事行动;而秦军也被联军一路狂追,赶回了国都雍城,秦桓公收缩兵力保卫雍城,不敢轻易出战。
伐秦大获全胜后,晋厉公得意洋洋地宣布收兵,率领诸侯联军返回了河东(大河以东、不是泾河以东),秦国的河西之地就此被晋国所占领,此后数百年,秦国都没能成功地从晋国(已经三晋)手中重新将河西之地给拿回来。
有关此战的经过,在我之前的文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麻隧之战背后的故事》已经写得非常清楚了,这里就不再重复;需要了解此战前因后果的读者,可以直接去查阅前篇文章;谢谢。
此战结束之后,晋厉公凭借着连续击败齐、秦、狄三方的赫赫武功,成功地压制住了楚国的扩张势头,晋国的国势也大涨,诸侯国对晋国一致敬畏、臣服,到晋都新田朝见晋厉公的诸侯国君车驾络绎不绝;晋国也由此重新成为(当之无愧的)诸侯霸主。
在晋厉公召集诸侯盟友们一起出兵伐秦之时,身为晋国新盟友(新小弟)的郑国,自然也收到了召集令;为了表示对晋国的忠心,郑国国君郑成公更是亲自率军参与了晋国联军的这次伐秦之役;可就在郑成公领兵出外作战的这段时间,郑国又一次发生了内讧动乱。
周简王八年(前578年)夏,就在郑成公率军出兵秦国、出外征战之时,率子弟党羽从訾地偷偷潜回了新郑,并向留守新郑的执政卿士公子騑(即子驷、郑国七穆之一)提出‘请求’——允许自己进入郑国宗庙去祭祀祖宗(公子班就是想以此来试探郑人对自己返回新郑的反应和是否接受的态度)。
但公子騑态度强硬地拒绝了公子班的‘祭祖’请求,还扬言要发兵驱逐公子班;恼羞成怒之下,公子班便率私兵攻击了新郑城内的‘穆族’(即郑穆公的后裔子孙,公子班不是郑国穆族成员)私宅,还杀了七穆成员之中的二人——公子舒(子印)、公子挥(子羽);随后,公子班驻军于新郑的市集之上,准备观望局势、采取下一步的行动。
六月十七,留守新郑的子驷集中了新郑城内的其他穆族的私兵(以及大部分不肯归附公子班的郑国国人),率领他们一起到郑国祖庙中去盟誓,约定共同出兵,讨伐叛逆宗庙社稷的公子班。
然后,子驷在祖庙中郑重地烧了盟书,以此向昊天发誓,消灭叛臣;随即,子驷率军杀向市集,一举击败了公子班带来的私兵,当场诛杀了公子班及其弟公子駹并其子侄辈公孙叔、公孙知;这次由流亡公室成员所发起的郑国内讧叛乱,就此被子驷所平定。
公子班作乱被平定后不久,郑成公就率军从伐秦前线返回了郑国;而得知自己不在时,公子班居然又从许国跑回来做乱,还几乎成功的消息后,郑成公勃然大怒,将造成这场内讧的罪魁和祸因都扣到了收留公子班、截取訾地的许国头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