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盾当年在世时早就安排好了——以弟弟赵同、赵括掌握族权,以亲子赵朔掌握卿权,家族内部相互扶持,和衷共济,一致对外;结果,赵盾的计划都被不肖弟弟赵同、赵括两人给破坏了)。
更有甚者,赵同、赵括兄弟不但挤占、夺取了原本属于侄孙赵武的卿士位置,自行出任卿士,两人还在赵氏大宗内部有意制造内讧,强行压制同母弟赵婴齐(楼婴)的正当利益诉求,使得赵婴齐同样对两同母位兄长怨恨万分(赵同、赵括、赵婴齐都是赵盾异母弟,是赵衰与后娶的晋文公之女孟姬所生;赵盾则是赵衰与赤狄之女叔隗所生)。
当初,赵朔去世之后,赵朔之妻赵庄姬(晋成公之女、晋景公的姐姐)一个人带着年幼的赵武(赵朔的独子)生活,孤苦无依又无人可以帮助,因此在赵氏家族中很是落魄;此时,只有身为庄姬叔父的赵婴齐可怜侄媳,于是多次在私下里对其施以援手,加以照顾;庄姬感激叔父的援助,久而久之之下关系渐渐变化,因此和赵婴齐有了私情。
赵婴齐在这么做,一是同情怜悯孤苦无依的庄姬母子,照顾他们,二是不满于两个兄长赵同、赵括在家族中的自私自利、大权独揽做法;于是,在和庄姬有了私情之后,赵婴齐便想要采取办法,协助侄孙赵武在成年后继承(夺回)原本就属于他的赵氏家族的卿位。
但此事被赵同、赵括兄弟所得知,两人深恨赵婴齐疏远大宗,亲近赵朔、赵武一系,又唯恐强夺而来的属于赵朔、赵武一系的赵氏卿士位置将来也许会不保;于是,赵同、赵括便借口赵婴齐和庄姬有私情,用“杜绝家丑”的名义,以赵氏家主的身份,将弟弟赵婴齐给驱逐出赵氏家族,放逐到齐国去流亡,以此来斩断他和庄姬母子之间的联系。
赵婴齐在流亡之前,还曾苦求两位兄长,说:
“我在,故栾氏不作;若我亡,吾二昆其忧哉!”
赵婴齐这是在强调赵氏的大敌栾氏已经在外部窥伺、试探,而赵氏一族只有同心协力、共同进退,才能保护家族的利益不至于遭到其他卿族的侵害,防止来自政敌(栾氏、郤氏)的冒犯。
但赵同、赵括深深忌恨赵婴齐想要协助年幼的赵武将来夺回卿位、削弱赵氏大宗的实力的做法,因此绝不肯听赵婴齐临行前的忠心谏言,还是强行把弟弟给驱逐到了齐国;而赵婴齐被驱逐、赵氏再次经历内讧之后,其家族内部的矛盾已经公开化,离心力也大大加剧,赵氏(大宗)的外强中干态势,在晋国内部显露无疑。
在赵氏内部唯一一个同情、支持自己的成员——叔父赵婴被强行驱逐离开家族后,孤儿寡母、在赵氏内部再无依靠的赵庄姬更加怨恨赵氏大宗,同时也认为自己的儿子赵武将来继承(拿回)赵氏卿士位置之事也越来越希望渺茫。
在这种怨恨、愤怒的心态推动下,庄姬怒而携带幼子赵武主动搬离了赵氏的封地——下宫,和夫家彻底决裂、一刀两断;然后,庄姬投奔了亲哥哥晋景公,带着赵武移居到新绛的公宫中去居住。
经过庄姬的这再一次主动挑起的内讧之后,赵氏内部的纷争无以复加,家族成员更加离心离德,其分崩离析的态势愈发显露无疑。对于这一点,晋景公和其他的卿族都看在眼里。
赵同、赵括兄弟对外争强好胜、不知谦让,对内又争夺利益、短视自私,因此不但将国君及大部分卿族都得罪了,还在家族内部树立了诸多的敌人;此时的赵氏在晋国已经犯了众怒,晋景公和其他卿士家族对赵氏争强蛮横的行为已经不满到了极点,大家都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出手给予赵氏致命的一击。
而以栾书、郤錡为首的晋国其他卿士家族,在赵氏内讧纷争、家族实力消退的时候,都在各自积极准备,等待一个好的时机,配合国君展开行动,发起对赵氏(大宗)的清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更有甚者,赵同、赵括兄弟不但挤占、夺取了原本属于侄孙赵武的卿士位置,自行出任卿士,两人还在赵氏大宗内部有意制造内讧,强行压制同母弟赵婴齐(楼婴)的正当利益诉求,使得赵婴齐同样对两同母位兄长怨恨万分(赵同、赵括、赵婴齐都是赵盾异母弟,是赵衰与后娶的晋文公之女孟姬所生;赵盾则是赵衰与赤狄之女叔隗所生)。
当初,赵朔去世之后,赵朔之妻赵庄姬(晋成公之女、晋景公的姐姐)一个人带着年幼的赵武(赵朔的独子)生活,孤苦无依又无人可以帮助,因此在赵氏家族中很是落魄;此时,只有身为庄姬叔父的赵婴齐可怜侄媳,于是多次在私下里对其施以援手,加以照顾;庄姬感激叔父的援助,久而久之之下关系渐渐变化,因此和赵婴齐有了私情。
赵婴齐在这么做,一是同情怜悯孤苦无依的庄姬母子,照顾他们,二是不满于两个兄长赵同、赵括在家族中的自私自利、大权独揽做法;于是,在和庄姬有了私情之后,赵婴齐便想要采取办法,协助侄孙赵武在成年后继承(夺回)原本就属于他的赵氏家族的卿位。
但此事被赵同、赵括兄弟所得知,两人深恨赵婴齐疏远大宗,亲近赵朔、赵武一系,又唯恐强夺而来的属于赵朔、赵武一系的赵氏卿士位置将来也许会不保;于是,赵同、赵括便借口赵婴齐和庄姬有私情,用“杜绝家丑”的名义,以赵氏家主的身份,将弟弟赵婴齐给驱逐出赵氏家族,放逐到齐国去流亡,以此来斩断他和庄姬母子之间的联系。
赵婴齐在流亡之前,还曾苦求两位兄长,说:
“我在,故栾氏不作;若我亡,吾二昆其忧哉!”
赵婴齐这是在强调赵氏的大敌栾氏已经在外部窥伺、试探,而赵氏一族只有同心协力、共同进退,才能保护家族的利益不至于遭到其他卿族的侵害,防止来自政敌(栾氏、郤氏)的冒犯。
但赵同、赵括深深忌恨赵婴齐想要协助年幼的赵武将来夺回卿位、削弱赵氏大宗的实力的做法,因此绝不肯听赵婴齐临行前的忠心谏言,还是强行把弟弟给驱逐到了齐国;而赵婴齐被驱逐、赵氏再次经历内讧之后,其家族内部的矛盾已经公开化,离心力也大大加剧,赵氏(大宗)的外强中干态势,在晋国内部显露无疑。
在赵氏内部唯一一个同情、支持自己的成员——叔父赵婴被强行驱逐离开家族后,孤儿寡母、在赵氏内部再无依靠的赵庄姬更加怨恨赵氏大宗,同时也认为自己的儿子赵武将来继承(拿回)赵氏卿士位置之事也越来越希望渺茫。
在这种怨恨、愤怒的心态推动下,庄姬怒而携带幼子赵武主动搬离了赵氏的封地——下宫,和夫家彻底决裂、一刀两断;然后,庄姬投奔了亲哥哥晋景公,带着赵武移居到新绛的公宫中去居住。
经过庄姬的这再一次主动挑起的内讧之后,赵氏内部的纷争无以复加,家族成员更加离心离德,其分崩离析的态势愈发显露无疑。对于这一点,晋景公和其他的卿族都看在眼里。
赵同、赵括兄弟对外争强好胜、不知谦让,对内又争夺利益、短视自私,因此不但将国君及大部分卿族都得罪了,还在家族内部树立了诸多的敌人;此时的赵氏在晋国已经犯了众怒,晋景公和其他卿士家族对赵氏争强蛮横的行为已经不满到了极点,大家都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出手给予赵氏致命的一击。
而以栾书、郤錡为首的晋国其他卿士家族,在赵氏内讧纷争、家族实力消退的时候,都在各自积极准备,等待一个好的时机,配合国君展开行动,发起对赵氏(大宗)的清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