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业务员,你承担不起花1个月时间在一个最多只能创造几块钱利润的准客户身上。诚然,人生梦想也是一样,为了一个对自己来说毫无意义的梦想而奋斗,实在是得不偿失。
(3)衡量目标实现的成本
在经济学领域,将人假设为理性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为标准来作出选择。我们衡量目标的标准也应是这样,既要考虑它的现实回报,也要考虑它的实现成本,只有回报和成本的比值达到最大化,这个目标对于个人来说才是真正“实惠”的。
(4)要有自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斯凯恩著的人实现目标的成功概率为84%;中途改变计划的人实现目标的成功概率仅为16%。
一般来说,做事无计划可能有多种原因,主要原因是:第一,看不到计划的重要性;第二,做事的目标不明确;第三,进取心不足或者懒惰;第四,没有掌握制订计划的方法。
维克托·米尔克是一家现代化大食品公司的技术总监。他的工作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公司5000雇员中3000多人的影响,因此,他总是忙得不可开交。在一次时间管理研讨会上,他谈到了对工作和时间的看法:
米尔克说:“现在我不再加班工作了。我每周工作50~55个小时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也不用把工作带回家做了。我在较少的时间里做完了更多的工作。按保守的说法,我每天完成与过去同样的任务后还能节余1个小时。我使用的最重要方法是制订每天的工作计划。现在我根据各种事情的重要性安排工作顺序。首先完成第一号事项,然后再去进行第二号事项。过去则不是这样,我那时往往将重要事项延至有空的时候去做。我没有认识到次要的事项竟占用了我的全部时间。现在我把次要事项都放在最后处理,即使这些事情完不成我也不用担忧。我感到非常满意,同时,我能够按时下班而不会心中感到不安。”
在具体的行动中,最重要的是将我们的时间按长短作出周期性的安排,这样有助于我们合理地利用不同阶段的时间来做短、中、长期计划表。
1.每日计划
(1)一天的周期
你如何安排一天的时间?你在一天内要做些什么?
每天都有固定的24个小时,如果我们将一天的时间,看成几个单位的集合的话,会比较容易安排和分配。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斯凯恩著了。
2.每周计划
(1)掌握一周的周期
在掌握一天的周期与结构后,再来掌握一周的周期与结构就简单了。
一周的周期实际上是一天周期的集合,首先将一天的时间周期化,才能做好一周的时间安排。如果每天的计划较为平淡,或偶有**,那么一周的计划只要依日计划的时间表,就能轻而易举地完成。
掌握你日常生活一天的周期化与一周的周期化,就是你是否能逐步完成计划与时间表的要诀。
月周期与年周期,因为周期较长,面对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多,对我们而言是较难把握的。比较起来,一周在感觉上比较容易掌握。掌握这种让人有概念的时段,就是安排时间表的窍门。
(2)时间分割
事实上,当以周为单位时,即使其中的一天被浪费,仍有机会使这一周过得充实。
所谓以一周为单位,安排生活计划,是说最好在星期几开会或商谈,最好在星期几看书或上课,好不容易才拍下的录像带该在哪一天看……给每个日子独特的个性。
以天为单位的时间有时太短了,某些任务或许很难在一天之内完成,但如果以周为单位的话,就可以一个星期的时间来分配每一天的个性,甚至有时一天都用作休息也不要紧。比如,快乐的星期五,运动或文化的星期四,旅行的周末等。每一天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工作和生活起来自然更加充实。
3.年度计划
一年有52周,以周为单位,制造一些变化。
年度计划应该详细地标出这1年的重要日子,如节假日等,使我们能好好掌握住1年的时间。我们可以这些重要日子为指引,重组我们对时间的笼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3)衡量目标实现的成本
在经济学领域,将人假设为理性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为标准来作出选择。我们衡量目标的标准也应是这样,既要考虑它的现实回报,也要考虑它的实现成本,只有回报和成本的比值达到最大化,这个目标对于个人来说才是真正“实惠”的。
(4)要有自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斯凯恩著的人实现目标的成功概率为84%;中途改变计划的人实现目标的成功概率仅为16%。
一般来说,做事无计划可能有多种原因,主要原因是:第一,看不到计划的重要性;第二,做事的目标不明确;第三,进取心不足或者懒惰;第四,没有掌握制订计划的方法。
维克托·米尔克是一家现代化大食品公司的技术总监。他的工作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公司5000雇员中3000多人的影响,因此,他总是忙得不可开交。在一次时间管理研讨会上,他谈到了对工作和时间的看法:
米尔克说:“现在我不再加班工作了。我每周工作50~55个小时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也不用把工作带回家做了。我在较少的时间里做完了更多的工作。按保守的说法,我每天完成与过去同样的任务后还能节余1个小时。我使用的最重要方法是制订每天的工作计划。现在我根据各种事情的重要性安排工作顺序。首先完成第一号事项,然后再去进行第二号事项。过去则不是这样,我那时往往将重要事项延至有空的时候去做。我没有认识到次要的事项竟占用了我的全部时间。现在我把次要事项都放在最后处理,即使这些事情完不成我也不用担忧。我感到非常满意,同时,我能够按时下班而不会心中感到不安。”
在具体的行动中,最重要的是将我们的时间按长短作出周期性的安排,这样有助于我们合理地利用不同阶段的时间来做短、中、长期计划表。
1.每日计划
(1)一天的周期
你如何安排一天的时间?你在一天内要做些什么?
每天都有固定的24个小时,如果我们将一天的时间,看成几个单位的集合的话,会比较容易安排和分配。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斯凯恩著了。
2.每周计划
(1)掌握一周的周期
在掌握一天的周期与结构后,再来掌握一周的周期与结构就简单了。
一周的周期实际上是一天周期的集合,首先将一天的时间周期化,才能做好一周的时间安排。如果每天的计划较为平淡,或偶有**,那么一周的计划只要依日计划的时间表,就能轻而易举地完成。
掌握你日常生活一天的周期化与一周的周期化,就是你是否能逐步完成计划与时间表的要诀。
月周期与年周期,因为周期较长,面对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多,对我们而言是较难把握的。比较起来,一周在感觉上比较容易掌握。掌握这种让人有概念的时段,就是安排时间表的窍门。
(2)时间分割
事实上,当以周为单位时,即使其中的一天被浪费,仍有机会使这一周过得充实。
所谓以一周为单位,安排生活计划,是说最好在星期几开会或商谈,最好在星期几看书或上课,好不容易才拍下的录像带该在哪一天看……给每个日子独特的个性。
以天为单位的时间有时太短了,某些任务或许很难在一天之内完成,但如果以周为单位的话,就可以一个星期的时间来分配每一天的个性,甚至有时一天都用作休息也不要紧。比如,快乐的星期五,运动或文化的星期四,旅行的周末等。每一天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工作和生活起来自然更加充实。
3.年度计划
一年有52周,以周为单位,制造一些变化。
年度计划应该详细地标出这1年的重要日子,如节假日等,使我们能好好掌握住1年的时间。我们可以这些重要日子为指引,重组我们对时间的笼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