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X理论观点的管理者,单纯从经济效益出发来管理和组织生产的各种元素──金钱、材料、设备和人员;注重于激励员工、指挥与控制他们的行为、矫正其行为,以满足组织的需要;认为员工对于组织需要都是被动和抵制的,需要加以说服、奖励或惩罚。麦格雷格认为,科学管理与行政管理学派比较倾向于X理论,而人群关系理论则更接近于Y理论。
Y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点假设:
(1)在体力和心理上努力工作,就像游戏和休息。人们生来并非不喜欢工作;
(2)外部控制和惩罚并非仅有的指挥工作、实现组织目标的途径,人们能对所承诺目标的实施进行自我指导和控制。
(3)对于目标的承诺与对成就的奖励密切有关,最显著的奖励是自我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它会使人们朝着组织目标而努力。
(4)回避责任、缺乏雄心大志、追安求稳等,都不是与生俱来的特征,在适当情景下,人们会学会接受和寻求责任。
(5)人们都具有想像力和创造性,并能在现实中加以运用。
持Y理论观点的管理者,除了从经济效益来组织生产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静涛为,没有哪一个理论、程序或规则是在所有情景中都是行得通的;特定管理途径的有效性取决于所管理的情景特征。由于权变思想的影响,组织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理论开始把研究重点,从寻求具有一般意义的管理规则转移到探索特定理论的关键条件。在研究的构思上,日益注意理论和关键因素的层次性。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权变思想的新理论。
另一方面,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人类信息加工的思想也对管理理论和管理心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认知能力、因果关系归因、激励理论、管理决策、人员选拔与评价、领导模式、组织设计和学习组织等领域,都提出了注重管理心理深层次认知成分的理论模型。例如,有关激励的认知评价理论和有关决策过程的权变理论等。
2.开放式组织理论
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开放组织理论。这一理论把组织看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由若干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组成,并具有向外界环境开放的特点。其基本思想认为,子系统应付环境变化的能力以及子系统之间的协同程度,决定了组织的整体功能。一个组织可以包含行政、生产、财务、市场、销售、人力资源等子系统。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这些子系统的协同能力。
开放式组织理论的典型模型有D.Katz与L.Kahn的系统过程模型和F.Emery与E.Trist的资源转换模型。开放式组织理论的研究使得管理心理学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日益注重组织层面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3.战略管理理论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跨国经营的迅速扩展和组织变革的持续深入,管理理论越来越重视战略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静涛游、教育等十几种产业,在全国乡镇企业500强中位居前列。
说起南山集团的成功,离不开两**宝:一是批评、二是争论。管理者班子成员、厂长经理,每天早晨集中到集团办公室开碰头会,汇报工作不准表扬自己,更不准赞扬管理者,只讲问题,讲办法,管理者深度概括只批评,不表扬。南山最怕的不是批评,而是宣传表扬,南山集团董事长宋作文有句名言:“一边跑一边喊的人跑不快”,“不该你得的荣誉你得了,很危险”。在南山,争论的是民主决策的过程。凡重大问题,党委成员必须调研、讨论、集体决策,尤其是涉及项目、投资等发展大计,班子成员往往争论得面红耳赤,用他们的话说,都是“吵”出来的,不“吵”透了不罢休。最后提请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宋作文做事果敢,但从不盲目地一锤定音。他说:“争论出真知,争论少失误。”
俗话说:无磨擦无磨合,有争论才有高论,如果不愿参与组织中的争论,永远也无法在工作中实现重要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Y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点假设:
(1)在体力和心理上努力工作,就像游戏和休息。人们生来并非不喜欢工作;
(2)外部控制和惩罚并非仅有的指挥工作、实现组织目标的途径,人们能对所承诺目标的实施进行自我指导和控制。
(3)对于目标的承诺与对成就的奖励密切有关,最显著的奖励是自我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它会使人们朝着组织目标而努力。
(4)回避责任、缺乏雄心大志、追安求稳等,都不是与生俱来的特征,在适当情景下,人们会学会接受和寻求责任。
(5)人们都具有想像力和创造性,并能在现实中加以运用。
持Y理论观点的管理者,除了从经济效益来组织生产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静涛为,没有哪一个理论、程序或规则是在所有情景中都是行得通的;特定管理途径的有效性取决于所管理的情景特征。由于权变思想的影响,组织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理论开始把研究重点,从寻求具有一般意义的管理规则转移到探索特定理论的关键条件。在研究的构思上,日益注意理论和关键因素的层次性。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权变思想的新理论。
另一方面,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人类信息加工的思想也对管理理论和管理心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认知能力、因果关系归因、激励理论、管理决策、人员选拔与评价、领导模式、组织设计和学习组织等领域,都提出了注重管理心理深层次认知成分的理论模型。例如,有关激励的认知评价理论和有关决策过程的权变理论等。
2.开放式组织理论
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开放组织理论。这一理论把组织看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由若干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组成,并具有向外界环境开放的特点。其基本思想认为,子系统应付环境变化的能力以及子系统之间的协同程度,决定了组织的整体功能。一个组织可以包含行政、生产、财务、市场、销售、人力资源等子系统。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这些子系统的协同能力。
开放式组织理论的典型模型有D.Katz与L.Kahn的系统过程模型和F.Emery与E.Trist的资源转换模型。开放式组织理论的研究使得管理心理学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日益注重组织层面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3.战略管理理论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跨国经营的迅速扩展和组织变革的持续深入,管理理论越来越重视战略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静涛游、教育等十几种产业,在全国乡镇企业500强中位居前列。
说起南山集团的成功,离不开两**宝:一是批评、二是争论。管理者班子成员、厂长经理,每天早晨集中到集团办公室开碰头会,汇报工作不准表扬自己,更不准赞扬管理者,只讲问题,讲办法,管理者深度概括只批评,不表扬。南山最怕的不是批评,而是宣传表扬,南山集团董事长宋作文有句名言:“一边跑一边喊的人跑不快”,“不该你得的荣誉你得了,很危险”。在南山,争论的是民主决策的过程。凡重大问题,党委成员必须调研、讨论、集体决策,尤其是涉及项目、投资等发展大计,班子成员往往争论得面红耳赤,用他们的话说,都是“吵”出来的,不“吵”透了不罢休。最后提请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宋作文做事果敢,但从不盲目地一锤定音。他说:“争论出真知,争论少失误。”
俗话说:无磨擦无磨合,有争论才有高论,如果不愿参与组织中的争论,永远也无法在工作中实现重要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