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梦:释放性压抑的通道-第9/9页

加入书签
吴光远 主编德把这种化装的梦,形象地比喻为真实的梦的“伪装”或“假面具”。这犹如在社交生活中的虚伪客套一样,一个人具有某种特权,另外一个人在这种特权面前处处有所顾忌,于是他只好把自己内心想做的行为加以改装。也犹如政论作家对执政者有所顾忌,就不得不将言论作些伪装。

现实中的种种伪装,完全与梦里所作的改装相类似。弗洛伊德假定,每个人在心灵中都存在着两种心理系统或倾向:“第一个是在梦中表现出愿望的内容;而第二个却扮演着检查者的角色,而形成了梦的改装。”

由此,弗洛伊德认为,可以“推出一个合理的假设:凡能为我们所意识到的,必得经过第二个心理步骤所认可,而那些第一个心理步骤的材料,一旦无法通过第二关,则无法为意识所接受,而要由第二关加以各种变形到意识满意的地步,才得以进入意识的境界”。

可见,梦之所以改装,之所以出现多种复杂的曲折的形式,乃是由于人的心理过程的检查者的抗拒力量的存在,致使**以变形求得隐秘的满足。

再说焦虑的梦。弗洛伊德说:“焦虑的梦的内容,往往没有什么化装,好像是已经躲开检查者的注意似的。这种梦常常是毫无隐蔽的**的满足,但这个**当然不是梦者要承认的,而是他已经排斥的那个**了,于是焦虑就乘机而来,以代替检查作用。”

这就是说,作为**的满足的焦虑的梦,与改装的梦有三点重要区别。第一,梦者的**也是被压抑的,却又是梦者排斥、指责和不愿有的,是一种不愉快的**;第二,这种不愉快的情绪引起一种抵抗力量,代替那意识的检查,却又不能制服**的力量,因而表现为焦虑;第三,被压抑的**好像避开了检查而采取一种公然的满足。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