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无意识:沸腾的欲望之火 2-第2/7页

加入书签
所以,弗洛伊德认为,我们决不可能消除本能的任何东西,“当我们只能以另一种东西来替换这一种东西,当我们似乎放弃某种东西时,实际上我们所做的只是采用了一个代替物”。

3.移置机制:转移痛苦,追求快乐

移置过程发生的各种具体条件因素,与其他人格发展条件因素相同,即生长发育、外部挫折、内心冲突、个人局限和焦虑。在这些条件因素的不同阶段上,都会引起不同形式的移置作用。孩童时期的吮吸需要,一般是通过摄取食物来满足,而成年后,则有了其他的替代形式,如吸烟、喝酒、嚼口香糖、接吻。这些都是移置机制的不同形式。决定移置方向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因素、相似程度。

社会因素是通过父母的影响来实现的。父母允许孩子以某些对象、某种方式满足本能,禁止孩子对其他对象、方式的选择,这就决定性地影响着孩子移置过程的方向。

决定移置过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那些受挫或不能直接发泄出来的能量,转移到有益于社会的活动上或文化性的创造活动中,从而带来人类文化的发展。

但是升华作用决不会使本能得到彻底的满足,人身上总会存在着升华过程所不能消除的本能兴奋紧张的残余。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人总是不会真正放弃他本能的对象发泄,他总是力图在替代对象中寻找最初的发泄贯注对象。

从人格能量的流动看来,自我和超我的形成,就是本我的能量移置到自我和超我的心理过程之中。在自我和超我形成后的移置过程,则同样是能量从本我向自我或超我的流动。这种心理能的移置,形成了人一生中的各种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价值态度等,形成了人格丰富发展的过程。

4.防御机制:学会保护自己

防御机制是自我为减轻或抵抗焦虑而否认现实的一种动力过程。自我的防御机制主要有:压抑、投射、反向作用、固定和倒退。压抑是自我形成后才出现的,所以它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防御机制,而是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区别形成后才产生的。弗洛伊德将压抑分为两个阶段:原始压抑、真正的压抑。

“原始压抑”指的是自我拒绝本能的某些要求进入意识。本我代表的本能总是力图发泄或者满足,而自我则是由于意识到有些本能要求的实现会带来道德的谴责或招致外部现实的威胁,所以,自我便尽可能地压制这些本能要求,使之不进入意识而永存于无意识之中。人类的长期的这种对某些本能要求的压抑不断积累,即形成了遗传性的原始压抑。

压抑的第二阶段是严格意义上的压抑或称真正的压抑,在本能发泄要求被原始压抑从意识中排除之后,这些本能发泄要求可能以种种乔装或间接的衍生方式,与意识中的内容发生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部危险歪曲成外部危险。

实际上(touwz)?(net),自我不可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头文#字小说)?[(touwz.net)]『来[头文#字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touwz)?(net),但这种投射却使它减轻焦虑,或起到一种快意的安慰作用,或为自我做那些超我不允许的事找借口。显然,投射作用也有其反效应。简言之,过度的投射机制过程,会使自我过多地把能量用于文过饰非,它最终还是自己欺骗自己。

反向作用机制是对抗性处理方式。人的本能可能以两种方式引起焦虑:或直接施加压力于自我;或借助超我间接地压迫自我。这时自我为了避开本能的直接性冲动要求,采取某种表面上顺从同意,但实际上是对抗的方式,即反向方式。

反向作用有两个特点:一是它的夸张性,即常常对它所顺从的压力进行过度的夸大、装腔作势。二是它的强迫性,自我既然利用反向机制把它本意表现为其对立面,所以它是不情愿的、强迫自己的。反向作用的爱就不能像真正的爱那样甘心情愿、灵活自如。反向作用既可以被自我用来伪装地反抗人内部本我本能的威胁,也能够用来抵抗外来的危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