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都是性欲惹的祸 1-第6/6页

加入书签
同样,受虐狂包括对性生活和性对象的任何被动态度,极端的情形则表现为,通过性对象使自己遭受到身体或心理的痛苦而获得满足。经常发现的事实是,受虐狂不过是对自我的转向,用自我替代了性对象。对极端的受虐狂的临床分析表明,有许多因素相互作用才使原始的被动性态度得以强化和固守着。施虐狂与受虐狂在性变态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因为主动性与被动性是性生活的普遍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3)常态和变态的性生活

完成了对两种变异的分析之后,弗洛伊德认为“在理论上需完满地解释一切变态的存在及其和常态的性生活的关系”,这是重要的问题。为此,他一方面借助布洛赫的观点进行论证,指出:“‘一切变态是退化的征兆’之说是不可靠的;因为无论是什么时代,由远古而至现代,无论是什么民族,由原始而至最文明的,都无不有这种性的目标和对象的变态,而且这种变态现象有时也为一般人所容许。”

另一方面,他引证了对癔病患者的精神分析,指出:

癔病症状是源于性本能力量的冲动的替代。在本能的压力及反抗性的矛盾之中,疾病成了逃脱之径。其实,冲突并未解决,只不过通过将里比多冲动转为症状而逃脱冲突,它使得心理过程偏离了常态。精神神经症的性本能展示了我们所研究的所有变异,包括正常与变态性生活的变异。

由于癔病症候研究,才知道身体器官,除了它们原有的机能之外,都兼有性的意味,我们更可知营养器官和排泄器官究竟如何可用以产生性的激动。然而满足是不走捷径的。如过分地将常态中仅属预备的动作视为性的满足,例如窥视、抚摩及探索的**。就许多例子而言,性本能或因暂时受阻,或因永久的社会制度的障碍,而很难获得常态的满足,则变态的状态便可引起。

因此,弗洛伊德坚信不疑地认为,性变态倾向是人类性本能的原始而普遍的倾向,正常的性行为乃是有机体变化及成熟过程中心理抑制的结果。

根据精神分析的研究,我们已知道儿童的性生活也有研究的必要,因为分析症候而引起的回忆和联想常可追溯到儿童期的最早年月。由此所发展的一切,近来已一一由对儿童的直接观察所证实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