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疯狂而孤独的天才 1-第8/10页

加入书签
1.我只打战绩卓著的人——假如有可能,我会等待,直到他们成为胜者时再战;2.我只在找不到盟友、孤立无援、引火烧身的时候才向敌人发起进攻……我绝不公开采取不连累自身的步骤,这就是我的正当行为的准则;3.我不搞人身攻击;4.

这是典型的尼采式的攻击原则,充满了一种贵族式的矜持。是好斗的战士,但是,要胜得显赫,不与弱者为敌,如果对手弱,需等到他变强再开始。好单打独斗,不打群架,喜欢攻击而不搞人身攻击。

3.“我为什么如此聪明”

尼采的智慧来自于他对这个世界的疑问。他思考了前人没有思考的问题,而且他的思考无疑是最为彻底的。因此,尼采只愿意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即如何拯救人类。从尼采的叙述可以看出,如何拯救人类的问题,也就是尼采何以这么聪明的原因。

他的矛头还是直指基督教。在尼采心目中,基督教对人的教诲使人们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化和吸收功能。尼采认为,所谓德国式的教养、德国式的理性和理想主义,是一种苍白无力的东西,从一开始就教导人们闭眼不看现实,一心追求那些成问题的理性目标,比如追求古典教养。尼采这里所说的古典教养是指自苏格拉底以来的哲学传统。

按照尼采一贯的看法,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和艺术,是阿波罗精神与狄奥尼索斯精神的完美结合。苏格拉底把二者分割开来,片面强调前者,用前者压抑后者,致使阿波罗精神成为一种苍白无力的标本。柏拉图以后的哲学家和哲学“缺乏了某种本质的东西(touwz)?(net)”,使得“整个现代哲学思考,都是政治性的和警察式的,都被政府、教会、学院、习俗、时尚以及人的怯懦束缚在学术表面,始终停留在叹息‘但愿如何如何’上⑨()『来[头文$字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touwz)?(net)”。这种哲学是病态的,沦落成为“对基督教教条的虔诚的烦琐考证和神圣的琐屑争论”。浸透这种哲学的德国教养,如同一个人缺乏营养一样,像“英国女人的脚”一样“寸步难行”,是“非个性的”、“忘我的”、“利他的”。它的最大特点是消化不良,其结果造成营养不良。仿佛德国精神、德国教养的目的,就是为了叫人营养不良。

尼采认为权力意志离不开精神的食粮,这就是文学作品和音乐。“任何阅读都属于我休养的范围。因此,它构成为使我摆脱自身和得以漫步陌生的学科和陌生的心灵世界的那些行动的一部分……阅读使我从我的严肃认真中得到休整。”

但是,按照尼采自己的说法,他并不主张博览群书。他自己总是遁入同样的几本书里,自得其乐。他说自己生性不喜欢泛泛读书,对新书与其说宽容,不如说谨慎,甚至心怀敌意。他经常手不释卷的几本书是早年的法国作家的著作。

尼采仰慕法国悲剧大师莫里哀、舞台诗人与

(touwz)?(net)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吴光远 主编每个人都包含了人类的整个形式,与其奢谈空洞抽象的人,不如扎扎实实地研究生活中某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他选择的对象便是他自己。蒙田极富有个性,喜欢个人幽独、我行我素。在蒙田心目中,这样做并不是遁世,而是对生活更强有力的挑战。他认为群居的世界是虚伪的,个人生活的世界才是自然的、真实的。那种以别人赞同为基础的荣誉最不可靠、最不稳固。因此人不应当顾虑重重,而应该尽情地展示个性。蒙田思想最显著的特征是怀疑主义。“我知道什么呢?(touwz)?(net)”是蒙田座右铭。他经常扪心自问,倘若我连自己都不知道,还能知道什么呢?这种深沉的怀疑主义经常被用来剖析自己,面对各种思想和结论,他常常发出“世无定论▍(头文字%小说)▍[(touwz.net)]『来[头文字%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touwz)?(net)”的呼喊。蒙田的写作方式也与众不同,很少成体系地写作什么,其作品以随笔居多。这样的性格,这样的思想特点,这样的文风与尼采倒有几分相似。尼采说自己在思想方面具有蒙田式的傲慢倒也贴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