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在北大听作家学者交流论道(一)-第15/15页

加入书签
林望道持的,我也是喜欢,但是太具体的我也说不出来,我不觉得写了以后你是先在网络上发也好还是在出版上印出书也好有特别大的矛盾,连写新诗、旧诗我也不觉得有多么大的矛盾,我觉得就是根据自己的题材自己的作品的情况先上网也行先出书也行,愿意用文言文写的我也不反对,你愿意用英文写,我更不反对,因为我一直就是,老想学好英文,老学不好,你要用英文写的,那我看着我更羡慕,更有奋进,你好好用英文写。(touwz)?(net)

问:我看到PPT以后,看到王蒙先生第一部作品是19岁写出来的,按照这样来算的话是青春文学,青春文学每代都有,可能在我们这一代成了一个事,我想听听王蒙先生的意见?

∵本作者林望道提醒您最全的《在北大听演讲》尽在[头文字小&说],域名[(touwz.net)]∵『来[头文字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touwz)?(net)

答:我觉得跟媒体的炒作也有关,年轻人低龄写作,现在不是19岁的问题,现在好像还有,最低龄的6岁也出诗集了,当然这比较少,是特例,但是我不赞成不同的派别的人在那儿互相嘲笑,互相攻击,青年人肯定有青年人的锐气,他的体力,老年人呢有老年人的优势,我特别喜欢老舍在《茶馆》里面的一句台词,年轻的时候有牙没花生仁,老了以后有花生仁没牙。这个牙你怎么解释都行,80后浑身都长着牙,想咬一口就能咬一口,而且能咬得起来,但是花生仁少了一点,就是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吃过的盐,经历的挫折少一些。老年人是花生仁越来越多了,但牙已经不行了,锐气、硬功也不敢嚼了,尤其是作家,你要是写好了,你总是会写好的,用不着贬低别人,如果写得差劲的话,就算全国的作家被你骂死,你还是写得比较差劲,如果写得特别好的话,别人更好,大家一块儿好,咱们变成黄金时代,黄金集团,一个实力集团,更是梦寐以求的事,所以不要造成一个气氛,按年龄分。我是“30后”,离“80后”差50年

(touwz)?(net)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