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望道轻率的做法引起了瑞典驻京大使馆的不满,他们的文化专员他在香港发表了一个声明,说关于邀请王蒙先生访问瑞典科学院的情况你不完全了解,与王蒙先生个人完全无关,马悦然的说法是不公正的,不真实的。现在马悦然又到中国来了,有一段时间马悦然都不许入境,都上了黑名单来了,别人催着我问什么时候得诺贝尔文学奖?没法说这个事儿,怎么说?没处可说,得了就得了,不得就不得,得奖当然很好,100多万欧元,存在中国银行,对国家也有贡献啊,得不了,算了,那也没办法,但是反过来说,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是国际奥林匹克,没有竞技技巧。比如我们知道的挪威,这是当年的话,挪威跟瑞典是一个国家的时候,挪威最有名的戏剧家易卜生,他在最后的关头诺贝尔文学奖决定不给他,而给他的一个竞争对手叫比昂松,但是比昂松没有什么人记住他,但是易卜生非常有人气。如果我们列举得奖的人我们会列举出很出色的作家来,近半个世纪有海明威、加西尔·马尔克斯,但是我们列举那些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也有一大批出色的作家,比如说俄罗斯的那批作家等等,有人老在那儿分析诺贝尔文学奖,而且在那儿分析,为什么?因为中国作家胆小,因为中国作家没有成为烈士,还有人分析中国作家自杀的太少,外国作家自杀的数量很大,我不知道是由于吃得太多,还是由于低血糖造成的这些说法,简单来说对诺贝尔文学奖我们既不必把它看得那么的渴望,也不必把它视为对立面,以公牛的姿态向它冲去,也不必这样。现在马悦然已经多次表示过,他最喜欢的是两位山西作家,一位是李锐,一位是曹乃谦,有1年在重庆书市,马悦然给曹乃谦站台,而且说他随时可以得到诺贝尔文学奖,所以有马悦然这样的一个许诺,有些热衷于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也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林望道心情等待着一位救星的到来,等待着一位精神导师的到来,说高举起你们的火炬跟着我走吧,有人跟你走吗?所以不同社会的发展,不同的情况下,人们对文学的期待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中国有一个传统,就是把很多东西尤其是把文学道德化,有些人对于文学的期待实际上是在期待着一个圣人,圣人不出……咱们现在还没有这样一个圣人,瞅着活着的作家,谁的模样也不像圣人,也不像鲁迅,没有那么悲情,没有那么严肃,没有那么大的承担,但是他忘记了不同的时期,就在文学史上能够起到鲁迅这样的精神领袖作用的作家也微乎其微,李白喜欢月,喜欢喝酒,杜甫好一点,叫诗圣,还有好多的也在那儿叹息,曹雪芹更不是,他丝毫没有,在他的作品里面并没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样的一种高姿态,外国的作家也是这样。
关于鲁迅和张爱玲
我再讲一个话题,我其实是讲我的困惑,在大家怀念鲁迅,谈鲁迅,思念鲁迅,阅读鲁迅的同时,当然也有感到厌烦……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对张爱玲的热度,张爱玲的写作有一种生动感,她对颜色的描绘很好,对有些人情世故的描写,特别是对于女性心理的描写十分不错,但是怎么会,有那么好吗?我实在是不懂,我也不知道,我希望待会儿有人能够对我进行一点儿教育,我已经下过多少次决心了,我既没有教条主义,也没有政审的意思,我也没在政治部门工作过,说是由于政治上对张爱玲不感兴趣,我找了她的书,我还上国家图书馆借了她的书,但是没有几篇我是认真地读下来的,因为我需要更多的艺术的想象,我需要更深的历史,包括对人生的思索。张爱玲说:“她说我要是没有发生过的事,我还是写不了的,我只能写发生过的事。”这个话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不是天真了一点?现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林望道持的,我也是喜欢,但是太具体的我也说不出来,我不觉得写了以后你是先在网络上发也好还是在出版上印出书也好有特别大的矛盾,连写新诗、旧诗我也不觉得有多么大的矛盾,我觉得就是根据自己的题材自己的作品的情况先上网也行先出书也行,愿意用文言文写的我也不反对,你愿意用英文写,我更不反对,因为我一直就是,老想学好英文,老学不好,你要用英文写的,那我看着我更羡慕,更有奋进,你好好用英文写。(touwz)?(net)……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林望道心情等待着一位救星的到来,等待着一位精神导师的到来,说高举起你们的火炬跟着我走吧,有人跟你走吗?所以不同社会的发展,不同的情况下,人们对文学的期待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中国有一个传统,就是把很多东西尤其是把文学道德化,有些人对于文学的期待实际上是在期待着一个圣人,圣人不出……咱们现在还没有这样一个圣人,瞅着活着的作家,谁的模样也不像圣人,也不像鲁迅,没有那么悲情,没有那么严肃,没有那么大的承担,但是他忘记了不同的时期,就在文学史上能够起到鲁迅这样的精神领袖作用的作家也微乎其微,李白喜欢月,喜欢喝酒,杜甫好一点,叫诗圣,还有好多的也在那儿叹息,曹雪芹更不是,他丝毫没有,在他的作品里面并没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样的一种高姿态,外国的作家也是这样。
关于鲁迅和张爱玲
我再讲一个话题,我其实是讲我的困惑,在大家怀念鲁迅,谈鲁迅,思念鲁迅,阅读鲁迅的同时,当然也有感到厌烦……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对张爱玲的热度,张爱玲的写作有一种生动感,她对颜色的描绘很好,对有些人情世故的描写,特别是对于女性心理的描写十分不错,但是怎么会,有那么好吗?我实在是不懂,我也不知道,我希望待会儿有人能够对我进行一点儿教育,我已经下过多少次决心了,我既没有教条主义,也没有政审的意思,我也没在政治部门工作过,说是由于政治上对张爱玲不感兴趣,我找了她的书,我还上国家图书馆借了她的书,但是没有几篇我是认真地读下来的,因为我需要更多的艺术的想象,我需要更深的历史,包括对人生的思索。张爱玲说:“她说我要是没有发生过的事,我还是写不了的,我只能写发生过的事。”这个话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不是天真了一点?现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林望道持的,我也是喜欢,但是太具体的我也说不出来,我不觉得写了以后你是先在网络上发也好还是在出版上印出书也好有特别大的矛盾,连写新诗、旧诗我也不觉得有多么大的矛盾,我觉得就是根据自己的题材自己的作品的情况先上网也行先出书也行,愿意用文言文写的我也不反对,你愿意用英文写,我更不反对,因为我一直就是,老想学好英文,老学不好,你要用英文写的,那我看着我更羡慕,更有奋进,你好好用英文写。(touwz)?(net)……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