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2 有一种智慧叫宽心——器量宽容万物容(4)-第7/11页

加入书签
从前有个悲惨的少年,10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父亲是个长途汽车司机,经常不在家,也无法提供给少年正常的生活所需。因此,少年自从母亲过世后,就必须自己学会洗衣、做饭,并照顾自己。然而,老天爷并没有特别关照他,当他17岁时,父亲在工作中不幸因车祸丧生,从此少年再也没有亲人了,也没有人能够依靠了。只是,噩梦还没有结束,在少年走出悲伤,开始独立养活自己时,却在一次工程事故中失去了左腿。然而,一连串的意外与不幸,反而让少年养成了坚强的性格,他独立面对随之而来的不便生活,也学会了拐杖的使用,即使不小心跌倒,他也不愿请求别人伸手帮忙。最后,他将所有的积蓄算了算,正好足够开个养殖场,但老天爷似乎真的存心与他过不去,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水,将他最后的希望都夺走了。少年终于忍无可忍了,气愤地来到神殿前,怒气冲天地责问上帝,你为什么对我这样不公平。上帝听到责骂,满脸平静地反问:哪里不公平呢?少年将他的不幸,一五一十地说给上帝听。上帝听了少年的遭遇后说:“原来是这样,你的确很凄惨,那么,你干吗要活下去呢?”少年听到上帝这么嘲笑他,气得颤抖着说:“我不会死的,我经历了这么多不幸的事,已经没有什么能让我感到害怕,总有一天我会靠我自己的力量,创造自己的幸福。”上帝这时转身朝向别一个方向,并温和地说:“你看,这个人生前比你幸运得多,他可以说是一路顺风地走到生命的终点,不过,他最后的遭遇却和你一样,在那场洪水里,他失去了所有的

(touwz)?(net)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水中鱼;陈荣赋会像北极星一样璀璨永恒。面对生活,面对困难,我们应以乐观的态度直视它们。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些失意。有人遭遇这些失意时,忧郁不安,悲观自怜,结果更加失意,以致失去了幸福和欢乐。有的人则会轻轻跨过,继续前行。后者不一定是因为乐观,但前者一定是因为悲观。

战胜悲观有诀窍,掌握克服悲观的方法

人人都会有一点悲观情绪,程度不同而已。如果悲观太甚,就有麻烦了。有的人长时间感到悲伤、忧郁、凄凉和痛苦,常常唉声叹气、焦虑不安;感到处处不如意,遇到亲友、同事不想打招呼,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看见别人高兴、嬉笑,自己反而觉得更加痛苦;自卑感相当严重,甚至对生活和前途失去信心,有自杀的念头和行动。这样的人悲观心理很严重,已经严重妨碍了其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需要加以克服。

严重悲观者还可能出现一些躯体症状,比如失眠、头痛、头晕、心烦、胸闷、腹泻或便秘、乏力、**下降、月经不调等等。

此类人大多具有一些共同的性格特征,如内向、孤僻、依赖性强、情绪不稳定,或为忧郁质或胆汁质气质等。

他们为何会如此悲观厌世呢?他们大多经历过生活不幸、工作困难、事业挫折等明显的精神创伤。具体地说,比如亲人死亡、车祸、夫妻分离、失恋、考试失败、失业、生活困难、工作条件不满意、人际关系紧张等。

如何克服这种严重的悲观心理呢?注意以下几点。

1.乐观、悲观对照表法

在医生的指导下做一张“乐观、悲观对照表”:

在一张大白纸上画一条竖线,分成左右两栏,左边写上乐观,右边写上悲观,然后把它贴在床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水中鱼;陈荣赋历过一些小的失意,有人遇到这些失意时,觉得一切都不尽如人意,忧郁不安,悲观自怜,结果更加失意,以致失去了幸福和欢乐。正确的逻辑应是寻找产生沮丧和悲观心理的原因,一旦找到并能做出答复,就可能幡然醒悟,得以解脱。

改变沮丧和悲观心理的一个办法是,避免总是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应突出自己的优势,重视自己的优势。随着你有意进行的积极思维自然而然地增加,消极思维就自然地减少了。突出优势的另一面是最大限度地削弱失败的影响。尽管无法避免偶尔的失败,但是你可以控制失败对自己的影响。承认失败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会使自己情绪好一些。过分强调失败,只会降低自信,使自己处于沮丧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