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打粑粑

加入书签


    狗蛋把鸡蛋掰成两半,递给嫂子一半。夏小碗看着懂事的狗蛋摆了摆手,意思是:“嫂子不吃!”她摸摸狗蛋的头,示意狗蛋快吃。其实,夏小碗看着鸡蛋,口水都流出来了,她也很想吃。但她看到狗蛋因为营养不良的缘故,骨瘦如柴,相对村里的同龄人来说,体格要小得多。嫂子不要,狗蛋快速把鸡蛋送进嘴里,三两下就秒杀掉这个鸡蛋。吃完,还不停地用舌头舔着嘴皮。这时,他才想到没有留点给哥哥大牛和父亲王老汉。嫂子看出了他的心思,朝着狗蛋,举起大拇指,好像在说:“全家人中,你最小,不要管我们大人。”

    以后的日子,每天早上,嫂子都送给狗蛋一个红色煮熟的鸡蛋。一直送了三天。

    中午时分,王大牛从山上挖来几个洋芋,放在家中的墙角处。狗蛋看到后,捡了几个装在陈旧的水壶里煮。壶里水烧得正沸,狗蛋打算提下来。这时,水壶提把断落,壶里的水刚要流出,溅到狗蛋身上。

    “嫂子!”

    狗蛋慌了,急得大叫。嫂子跑过来,用手一抬。半壶水从她左手背上流过。

    “咿呀呀!”

    夏小碗疼得尖叫起来。狗蛋拉着嫂子的左手:“嫂子!嫂子!”

    嫂子显出痛苦的神情,不一会儿,夏小碗的手背上生起一串串水泡。

    “嫂子,都怪我。”狗蛋伤心地说。

    夏小碗看着害怕的狗蛋,摇摇头。用右手摸摸狗蛋的头,似乎说道:“没烫着你就好,以后小心点。”

    夏小碗的手伤将近一个月才好。不幸的是,从此以后,只要天气状况不好,或是干燥,或是寒冷。夏小碗左手的皮肤都变得粗糙无比。尤其寒冷季节,还会开裂。狗蛋看着嫂子开裂的左手,他非常悔恨自己当初的不小心。

    狗蛋见嫂子不肯收钱,既然这是嫂子给他的压岁钱,那就自己放着吧,他把蓝格子手巾放回自己的衣袋。狗蛋特别开心,因为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得的压岁钱,而且哥哥还说了,九月份时送他到邻村去读书嘞!

    用石盆打粑粑是山里人的习惯,每家每户各有一个。石匠在山上开采出一块块巨型方石,分成小块。然后挑选没有缝隙的石块进行琢打,历经十天半月,就凿出一个精致的盆来。王大牛挑好水后,又从山上扛了一捆柴回来,夏小碗已把高粱米蒸好。揭开锅盖,醇香的高粱味弥散开来,引来两只喜鹊在门前的大槐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给新年增添了几分喜庆。

    高粱米倒往盆里,一粒粒红白相间的高粱米被丝丝缕缕的糯性粘液连接,用筷子使力挑动时,这些粘液被拉成细丝,老长老长,金亮发光,像春蚕吐出的银丝一般。这里高粱米的粘性是出了名的。在黔中村,一般的壮实小伙的力气,根本无法一口气打好一盆五六斤重的高粱米。王大牛实在是力大无穷,夏小碗蒸的这锅高粱米,他居然能够打到高粱粑被木锤拉长到一米多都不会断的程度。当然,今年夏小碗还蒸了小米。小米粑呈金黄色,放着干棒棒的,扔进锅里一煮,瞬间软化,味道也不会比高粱粑差。几盆粑粑打完,王大牛已经汗流浃背,他脱掉外衣,靠着大槐树喘粗气。夏小碗除了扭几个小碗般大小的放着供奉神灵外,其余通通做成圆盘,洒些包谷面,一个个整整齐齐的摆放在木板上。一直吃到清明节前后。狗蛋不太喜欢吃新鲜的糯性食品,只是父亲王老汉吃了一大坨高粱粑。

    吃过早饭,狗蛋跑到村西头卖东西的小卖部,看看有手套没有。小卖部是杨二爷开的,杨二爷个子不高,七十多岁,别看他瘦瘦精精一个小老头子,当年在朝鲜战场上却是出名的战斗英雄。平时闲里,狗蛋常常跑到小卖部门口,和一群小伙伴,听杨二爷讲惊天动地,泣鬼神的战争故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