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第2/4页

加入书签
    不过,与我母亲先前催促我找对象结婚时,话题延伸的方向不同,我的姨妈们从女孩子嫁个好人家的重要性,延展到了女性生育问题上去。我觉得很尴尬,包间里还有很多男士在场,但她们在很自然地谈论这个问题。她们说女性的黄金生育年龄是30岁以内,超过30岁细胞会开始老化,无论是女性本身还是对小孩都不太好。她们还拿她们自己、她们的女儿或者儿媳举例说明,来佐证她们的话都是正确的。我时不时从我刚刚坐的那桌上,听到赞同的话,那是我的表姐们的附和声。包间里的所有女人都在扮演着一个所谓的好女人应该有的姿态和应该拥有的人生,她们讲述起自己的观点来,头头是道。

    她们说:你看的姐姐们现在过的多好,儿女双全,家庭和睦;我一个朋友的女儿,二十几岁的时候眼光比谁都高,给她介绍一个看不上,介绍一个看不上,最后可好,三十多岁了,找了个离过婚的;静怡你可不能这样啊,眼光不能太高,找个对你好的、人品好的,经济上说的过去的就行了,不要太挑,太挑容易把自己挑剩下了。

    她们的话让我很反感,但我尽量保持镇定。不管谁说话,我都冲着她微笑点头,口中都是满满的谦卑、认同与附和。我觉得自己很虚伪。可我又能怎样呢?与她们争论一番,告诉她们价值观也是要与时俱进的?这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连我母亲也说服不了吗?她们一直停留在她们生活的时代,她们并没有错。我暗自想着,脱口而出的都是一些简单的词“嗯”、“是”、“好”、“对”。

    起先,她们很想让我赞同她们的观。后来,在我的一番顺从之后,她们放心地沉浸在她们的世界里,聊起天来。此时,她们谈论的话题,已经不局限于我的个人问题,而是延展到了她们的同事、朋友、朋友的朋友、朋友的孩子等等的人生境遇上去了。

    我暗自庆幸起来,想着我终于解脱了。可谁知,她们绕了一圈,最终又将谈话的矛头指向了我,仿佛她们在聊天中涉及的所有我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人、跟我的情感现状相关的或者不相关的内容,统统都是为了衬托一个关于我的残酷现实:单身是个很大的错误,女孩子一定要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人生才能圆满。我长舒了一口气,打起精神,再次对着桌上一张张和善真诚的面孔,微笑、点头,口中频频说着“是是是、好好好。”

    尽管,我的姨妈们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了很多,可我一句也没有放在心上。我想,我一辈子也没有对任何人那样敷衍了事过,但那天我做到了。不论她们说什么,我从头到尾都是“左耳进右耳出”。

    整个包间里,只有一个人的话,真正触动了我,那个人就是我的父亲。他有点喝多了,脸上微微泛红,但是头脑非常清醒。这从他说话的语气和内容就可以看出来。

    我父亲,他坐在我的那些姨父们、表哥们和姐夫们身边,他看上去非常苍老。他脸上的皱纹就像村子里的田埂沟壑一样深,眼神看起来有些疲惫。他的背驼的很厉害,那是他一辈子都在农田里劳作的结果。现在,他即使在餐桌前坐着,也能看出来他的身子前倾严重,背弓的很深。父亲身上穿着一件深灰色的外套,那是我去年买给他的。外套看起来很新,我猜他平时肯定舍不得穿,或者我母亲没有拿给他穿。(我母亲一辈子都很节俭。平时,旧衣服不穿烂,他都不想让家人穿新衣服。她总说在家里或者田地里干活儿灰头土脸的,穿什么都一样,要把好衣服留到过节或者走亲戚的时候再穿。不管怎样,这些时候总得体体面面的。这是她贯彻了一辈子的生活理念。)

    我父亲的性情非常内敛,他很少表达自己的情感。从小到大,他都没有对我或者我弟弟说过那种非常亲密的话,也没有抱过我们。至少,从我记事起是这样。有时候,我觉得他在我们家里就像是一个影子一样,大部分时候都很沉默。母亲总是在家里喋喋不休,她或者跟我们谈论一些无关紧要的家长里短,或者碎碎念着督促我学习。父亲有时反驳母亲,有时也会附和她,至少在我学习这件事情上,他们的意见完全一致。母亲会说,“你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得早早嫁人,一辈子过我这样的日子。”父亲会说,“你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得跟我一样,除了冬天,都得在农田里干活儿,看你一个小姑娘吃得消吃不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