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来客

加入书签


    种建中,其父种记乃是大将种谔的胞弟,故种建中算是种谔的儿侄辈。幼时种建中便跟随横渠先生张载学习,胸有韬略。成年后依祖上余荫而补三班奉职,随叔父在军中做事。后先帝出兵五路伐夏,种建中亦是随军出征,跟着种家军打出了赫赫有名的米脂大捷。

    而靠着军功,又因为心中抱负,种建中选择由武专文朝着文官发展。初时种建中做得相当不错,先后就任于成、宁二州,后又升任镇镇洮军推官。种建中前途本该一片大好,但后来却因妄议朝政而被调到了泾河路德顺军任职。而随着老种相公种谔病逝,西夏军反扑。再加上先帝驾崩,新帝即位时尚年幼,摄政的高太后为求新朝安稳,禁止边关启衅,种建中便被闲置了下来。没想到新帝亲政后,又把种建中给调回了前线,而且是从泾河路调到了鄜延路经略司任职。

    大宋朝以文治天下,同一地方最高的文武官员,往往品级相差极大,文官要比武官要高三个品级。若是寻常武官或文官,吕惠卿身为鄜延路经略使,自是随便拿捏。但种建中却不同,因为他文武兼备,文事上乃是大儒门生,武事上又是将门子弟,底蕴深厚。文才上出众恃才傲物,自小的家风以及军旅生涯培养出的桀骜不驯,再加上军功加持给予的底气,这导致了种建中性格上对自己极为自信,甚至可以说有点刚愎自用了。

    而皇帝赵煦把种建中调往前线,自然是看重他的领军能力的以及种家军的战力。那么之后二人若是在战略上有了矛盾冲突,那该听谁的呢?而且吕惠卿生性贪婪,种建中却嫉恶如仇,到时候若是被发现吕惠卿行事不端从而向上举报,那可不是小事。到底是谁提议的把种建中给调拨过来的。

    “从京里传来的消息,说是枢密院曾布曾大人向陛下建议的。”程向英随后又面色凝重的补充到。

    而听到曾布的名字,吕惠卿面色比之刚才听到种建中更是严肃,身子更是坐直了。

    “曾子宣此举不安好心呐,章宰执竟不阻拦此事。”

    曾布与吕惠卿以前皆属于是王安石变法的改革派,但曾布却背叛了改革派,因此被王安石与吕惠卿联手弹劾罢官了。后来也是兜转各地,最后被调到了太原为官。不料今年被调任江宁时,曾布路过京城,却被宋皇留在了京内重用,如今更是担任枢密院事一职。

    “目前尚不知章相作何想法,又有何打算。”

    吕惠卿听罢稍微沉默,随后只得轻叹一声。

    “罢了,曾布与我本就有旧怨,对我亦是了解。此次提议把种建中调到我手下,看来是想借种建中之手来制约我行事了。”

    吕惠卿对此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见步行步,期望与种建中的共事能够顺利。之后两人又谈论起了其他事情,两人讨论的方向,也主要集中在秋收之后对西夏出兵的各项事宜。

    而在两人交谈时,却听到门外传来了敲门声,然后就见郑管事挤了进来。程向英皱起了眉头,出声喝道:“怎么回事,不是说过不准打扰吗?”

    听到程向英语气不善,郑管事连忙惶恐的低下了腰。

    “老爷,楼下有人拿着岳阳王府的牌子,说是想拜见吕公,护卫们不敢擅自做主,只得让我上来询问一下。您看,是见还是不见呐。”

    坐在一旁的吕惠卿本以为不关自己的事,但听到岳阳王府的名头,倒是接过话来。

    “你说的岳阳王府可是岳阳郡王府?我与郡王府上,倒也确实是有一些交情。”

    “正是正是,来人说的就是岳阳郡王府。”郑管事连忙回答道。

    “既然是岳阳王府的人?那便请他们上来见一见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