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复起

加入书签


    朝廷所设官驿中,早起的队伍已经整理好了行囊,正在院中等待出发。过得不久,驿站中一位六十来岁的老人在驿丞的陪同下走出。

    “吕公,此地距离延安府城只剩不到半天的路程了,希望吕公珍重,一路顺风。这些是小的准备的一些吃食,吕公可以带着路上食用。”驿丞带着讨好的笑容递出一个包裹。老人接过后心中掂量了一下,随后递给了身后管事,也是略带亲切笑容的回应。

    不多时,一行人启程赶路,待离得驿站稍远了,老人拿过那个包裹打开看了一眼。他还以为那个驿丞会塞点其他的东西,没想到居然真的是一包吃食。本想将之扔掉,但转念一想,又拿起了一块放入口中,发现味道还不错,于是又留了下来。

    虽说是不到半日的行程,但那是正常骑马的速度。吕惠卿因身体原因,不宜长时间骑马,但老人长期修习文气,精气神自是充足的。所以虽速度上会慢一些,但今日黄昏时分抵达延安城,却是没多大问题的。

    官道上的行人随着靠近延安州城府逐渐变多,而在城门下,远远的看见吕惠卿这队人马的到来,马上就有人靠近迎了上来,来人一身管事打扮,还未靠近便已高声喊道:“车中可是吕公吕大人?”

    马车的侧帘被拉起,吕惠卿的声音传出:“正是老夫。”招手让护卫放他过来。

    “吕公,在下乃程知州程大人府上的家臣,我家大人已在城门等候许久了,还请让我家大人为吕公接风。”

    “原来是向英家的,那便前面带路吧。”来人低身作揖去到前头领路,吕惠卿放下了侧窗的帘子,稍稍整理衣冠。

    到得城下,便见一身着紫袍公服,年龄四十近五的男人直接走向马车,卫队不敢阻拦。

    “恩师,门生程向英前来接迎。一别多年,不敢相忘恩师教诲。”到得近处,男人却是执弟子礼,恭声说道。

    原来,程向英熙宁年间参加科举时,正是由当时的吕惠卿担任主考官,因此程向英称之为恩师而不是自称下属,是带着亲近意味的,也是代表着对吕惠卿到来的释放自己的善意。

    “那便有劳向英了,上来车里一起前往如何。”吕惠卿接下了这股善意,这声恩师里面有多少真心尚且不提。但当今皇帝自亲政以来大肆启用原先变法的改革派,谁都不知道哪个曾经被贬的官员会一日回到中枢,因此对起复的吕惠卿,程向英并不吝于做好这些表面的功夫。

    “学生不敢推辞。”程向英上了马车,两支队伍合流,依旧是由那位前来通知的管事领路,车队浩浩荡荡的向着城中最大的酒楼罗兰楼驶去,城门的卫兵对此视若无睹。

    而这幅景象也被前来打探的人看在眼中,吕惠卿入城的消息也随之向城中各地散开。传消息的人中,自然也有郡王次子赵聪身边冯云所派来的人。自入城后冯云最关注的自然便是吕惠卿什么时候到来,因此今天派了许多人出去打探消息,到下午有人在城门处见到知州大人座驾,便知道吕惠卿应该是快来了,留了两人在这里守着。随着车队的入城,冯云派来的两人一个往回府里传递信息,另一人则继续跟上,看看能不能打探到车队的落脚点。

    “比之当年,是要更好了,看来向英你治政确实是出了力的。”马车中,吕惠卿透过珠帘望着熙攘的延安城,眼神中带着回忆。

    “学生不敢居功,只是在其位,谋其政,尽力而为做了该做之事。如老师当年那般大败西夏之举,仍是不断鼓舞着学生。”

    元丰年间,先帝驾崩,新帝即位后由于年纪尚轻,其生母地位又不高,故而由太皇太后高氏代为执掌朝政。年纪渐长的高太后对于先帝所谓的新政以及王安石的变法并不属意,比起激进彻底的变法,高太后更希望能恢复安稳的祖宗之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