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信访局。局长办公室的门"吱呀"一声地被推开了,门口探进一颗花白头发的脑袋。
靳局长正在批阅文件,见有人来访,忙热情地打招呼:"老人家,进来坐。您有什么事呀?"靳局长起身为老人沏了一杯茶。
老人咕嘟喝了一口水,说:"我叫陆东明,是从江南市来的。我要反映的是我们市长厉坚,他不顾我们老百姓的死活,硬要引进芬兰一家造纸企业的一个项目,要在我市建一个造纸厂。我们江南市从上到下都反对引进这个项目,但厉坚市长他们偏要跟我们老百姓对着干!"
信访局每天遇到的五花八门的事很多。可老百姓为地方经济建设项目上访的,靳局长还是第一回碰到。虽然快近中午了,他仍说:"老陆同志,您不要急,慢慢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陆东明拿出了一沓材料,上面有厉坚、屠学明到芬兰的活动情况,有哈巴森来江南市考察的内容,还有几千名群众的联名信。
靳局长拿到材料一看,心里一沉。这个农民打扮的老人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不然他手上不可能有这种材料。
靳局长猜得不错。陆东明怎么会有厉坚、屠学明到芬兰活动的情况?光这联名信也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他到底是什么人?
陆东明是80年代初,市委书记刘扬树立的典型。当时他是江南市牛头乡泾渭村的村支书,他在村里办服装厂,江南市乡镇工业的突飞猛进,陆东明功不可没。他着实红过一阵子。尽管他的历史功绩已成过眼烟云,但他跟刘扬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往来。陆东明时常从田里采摘些时鲜的蔬菜瓜果送到刘扬的家里,刘扬对陆东明也是另眼看待。他很乐意交陆东明这个农民朋友。农民朋友耿直、朴实,你只要对他们好,他们可以把心掏出来给你!不像官场上的人,就是退了休也仍勾心斗角,我看你不顺眼,你看我不对劲。表面上嘻嘻哈哈,背后给你一记冷拳。刘扬当市委书记时,他觉得跟陆东明交个朋友不错。陆东明的儿子结婚时,刘扬还送了人情,去吃了一天的喜酒。这让陆东明很有面子,当然,他儿子的婚礼也因为市委书记的到来而更加风光了!
那天,刘扬把材料交给陆东明,陆东明觉得自己好像年轻了二十岁。尽管刘扬早已不是市委书记了,但陆东明仍感到这是党交给他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虽然是个农民,但也有点科学知识,知道环境的重要。早先,农村的一条条河水清澈见底,到了夏天,连稻田田埂上都会有螃蟹爬上来,水渠里也会有鱼。可如今,除了被保护的鱼塘,河里到处是水花生、水葫芦,河水污黑,鱼虾螃蟹几乎绝迹。偶尔打上来的鱼也不能吃,有一股浓浓的洋油味。而且,如今农村的癌症病人也越来越多,这都是环境污染的结果。
刘扬对陆东明说:"厉坚如果引进芬兰新思纸业集团公司的项目,那工业污水就更不得了了,会对江南市的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对子孙后代影响更大!"刘扬在跟陆东明说这话时,语气沉重,忧心忡忡。刘扬退休了,他完全可以不管事,颐养天年了。可他仍在为江南市的事操心。在陆东明看来,这是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责任,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忧国忧民的意识,表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他保持了一个老革命的本色,以前的党的干部一切都为人民群众着想,哪里有为自己着想的?哪像现今的一些干部跑官要官,做事情都只想为自己的脸上贴金,搞什么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好为自己升官铺一些路,哪里管老百姓的死活?陆东明当即对刘扬说:"老书记,您要我做什么尽管说,我保证不会打折扣!"
刘扬问:"你的身体怎么样,低血糖还是那个样子吗?"
陆东明说:"没问题,只要备点牛奶饼干就行。"
刘扬说:"那好,你去跟你过去一块儿当过支书的同志商量一下,去对乡亲们说,我们这个山青水秀的地方要建造纸厂了,你们把建造纸厂的危害给乡亲们说清楚。我想乡亲们也不会愿意再有什么大型的造纸厂来污染环境,你们就让大家签上自己的名字,附在举报信的后面。我再提供一些材料给你,你就拿着这些材料去省信访局上访。如果这件事做好了,你就算是为江南市的老百姓做了一件功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