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松头初时还说不敢,见明琮再三坚持,便说:“府上的杂务自是不好劳烦琮哥儿和姑娘,主人的一些客人尚有几位还未去派帖,就劳烦两位跑一趟吧,顺道再采办一些东西。”说完就去列写单子。
明琮对妹子笑道:“这倒不错,还可以四下走走,好好开开眼界。”
少顷老松头拿来请帖并一张清单,又唤了个名叫多福的机灵小厮给他俩领路。
他们牵马出门,多福说道:“先前邻近里坊的客人帖子都派完了,这几位都住在南城以南较偏的里坊,小的领琮哥儿和琅姑娘派完帖子之后,回程时再绕去南市采办可好?”
明琮一听,也觉得不错。多福口齿伶俐,一路往来,将经行处有何美景、有甚典故,哪家铺子制的糕饼最可口、哪间寺庙道观烧香最灵验……如此种种,他信口道来,明琮听得津津有味。
他们一路经过好几条河渠,多福指了指,说:“方才咱们经过的那条渠和眼前这条,流出城后直汇入伊水,最南的长夏门便夹在两渠之间。由此往西则是南面另两座城门:定鼎门与厚载门,厚载门旁边就是西市。”
神都有三座极大的官市,除了南北两京,在南城西南处还另一处西市。官宦子弟多半光顾北市,所盘卖的货物自然贵重得多;南城颇多胡人居住,故而百货品种更加丰富。而西市由于位置比较偏,又地近西城门,去的多是寻常商贩或平头百姓。
明琮听了便说:“既然如此,帖子也都送出去了,不如就此回转,去南市采办松叔要的东西吧。”他们正待折向北行,身后有人吆喝清道,多福忙领两人退至路边。
只见两队仪仗过后,紧跟着一辆华盖锦帘乌漆厢车,匆匆驶入靠南的一座里坊。明琮顺口问道:“好气派!莫非那里坊当中住着哪位贵人?”
多福笑道:“琮哥儿猜得不错。那头是尚贤坊,里头可住着好些响当当的人物。”
明琮就问是谁,多福还未回答,明琅说道:“前任阁老狄仁杰的宅子便在那里,可惜阁老年前因病去世了。”
明琮闻言肃然起敬:“我常听人说,狄国老是一代良臣,年轻时曾在司刑寺当官,一年之间处理了上万件积案,救了不少人性命。可惜,可惜。”
多福补充道:“除了狄府,如今坊内还有两位身份极贵重的皇亲:一位是继魏王武延基,另一位是他的堂兄弟、建安王武攸宜。两座王府修建得可华丽了,差不多把整个尚贤坊占去一半。”
明琅哼了一声,不置可否。多福犹自滔滔不绝地分说:“建安王的父亲梁王武三思是陛下的堂侄子,这倒罢了,那继魏王的阿爷是魏王武承嗣,听说陛下还曾经起意立他为太子,虽然他这太子终究没当上,陛下在魏王去世后还是将当今太子的嫡女永泰郡主赠给武延基为妻,又让他承袭了魏王这个封号,恩宠自然与别的大王不同。”
明琮由是应了一声:“那么刚刚过去车里的应该就是继魏王了吧?”
多福摇头晃脑:“不太像,亲王的车子可要华丽许多哩。一早听闻永泰郡主有喜,她是太子的掌珠,继魏王也十分爱护,生怕王府的大夫伺候不周全,隔三差五地请宫里的御医去给郡主请脉哩,刚刚过去的马车怕是接送御医去王府的。”
明琮啧啧称奇:“只为给郡主请个脉,御医就得从城北太医院跑到最南面,也真个辛苦。”
三人沿水渠缓步朝北走。是时整个洛阳城中水渠盘绕里坊内外,曲弄穿水,渠道两岸又遍植垂柳青杨,草婴细花点缀其间,清新恬淡。间或可见一些顽皮的孩童趴在坊墙上玩闹,或扯线高放纸鸢,或追逐梁间燕雀,嘻嘻哈哈,沿途笑闹一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