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他说:弱小的狗 5-第2/3页

加入书签
    何上游说,这就是我与红丫交流的全部内容,没半点隐瞒,然后他又羞涩地说,文福,我现在才体会到,能向好朋友倾倒心中的秘密,能有个好朋友值得你向他倾倒心中的秘密,真幸福呀。封文福对朋友的省悟大加赞赏。此前,他先对何上游说了心中的秘密:菲菲好久没打我了,她这么压抑自己我心疼呀。他的脸上满是焦虑。如果菲菲就在跟前,他一定会求她打他耳光。没人打他耳光。好在,没人打他他脸上的焦虑也散去了,是何上游的推心置腹为他驱散了焦虑。没彻底驱散。可还有一点我不明白,封文福带着残余的焦虑说,为什么你们交流这些,就让你对一只肝一只肺,一只肾一只胃,以及任何一只人体器官,总之吧,让你对身体疾病的理解与认识,有了如此巨大的改变呢?你们说的不是病呀。这时候,他们一小时的快速长走刚刚结束,正在辽宁大厦南墙外的健身广场压腿扭腰。何上游说,这说明你还是奇迹的门外汉呀,然后笑而无语,从兜里拿出红丫的名片,冲太阳照。那张名片不是相片底板,怎么感光也不会显影。

    连续十年,每年他们都去导师家一次,日子固定。如果那天何上游出差或有事,就泾泾自己去;如果那天泾泾有事或出差,就何上游自己去。这是他们初始的约定。他们一方那天出差或有事的情况没发生过。他们每年一度地去导师家,一直像夫妻双双把家还。每次去,他们都带一篮康乃馨,再配些时令水果。那个初秋的日子,不是年节或谁的生日,那天是纪念日,是导师妻子介绍他们认识的日子。何上游和泾泾不纪念结婚登记或结婚典礼,他们以看望导师妻子的方式纪念相识。我们是为爱情而认识的,那天是一切之本。何上游说。泾泾问,如果我们自己认识的呢?比如我是你学生,或者我们青梅竹马。何上游沉吟一下说,那我们也总有确定恋爱关系的那一天吧,比如有一天我问你,我们的关系可不可以超过师生关系,或者,我们不做普通朋友了做特殊朋友吧。

    你答应的话,那天就是我们爱情的生日。这类话题,从他们认识到一年多前,在他们间经常讨论。你不像学经济的,像学文学的,泾泾经常这么赞美何上游。她效法何上游文学化地认为,何上游有些与众不同的离奇想法,很像开在她脑子里的一扇扇窗,能让她看到从别处看不到的旖旎风景。也是从他们认识到一年多前,她这么认为。何上游一直感谢导师的妻子,却对导师从无好感。大部分在名片上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人他都没好感。印“博士生导师”的他也警惕。那类名片的主人他认识不少。私下里他曾暗下决心,一旦他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当博导了,绝不把那些东西印上名片。他硕导都不是,更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他看来,他导师思想平庸,学术教条,甚至人品低下。

    有一回他写篇文章,谈金融衍生品与风险管理,这在当时是新鲜话题,他把它投给了《渤海经济》。不是导师布置的作业,他没给导师看,他知道导师喜欢与学生“合作”。可时隔不久,那文章竟出现在导师手里。有一天导师把他找去,指点着文章校样说,他们接受我们的选题,可以发表,但我们要对学术负责,还得改改。很自然地,导师把“何上游”的文章变成了“我们”的文章,还真在“我们”的文章上划了些红道。何上游把文章的文字再顺一遍,新打一稿,让导师在两个作者中排名第一。导师满意,说做学问就得态度严谨。十多年过去了,何上游一直没弄明白,那在《渤海经济》上都成了校样的文章,怎么会跑到导师手里。他也懒得去弄明白。没有导师妻子给他和泾泾当红娘这层关系,毕业后,他都不会再想起他。借妻子光,导师拥有了何上游这个最让他有成就感的学生———不用学生有多大出息,学生能不把导师忘到脑后,就证明为师者育人有方。

    导师妻子姓赵,与泾泾妈妈,曾有过并不密切的同事关系。最初泾泾叫她阿姨,后来与何上游统一起来,叫赵老师。赵老师喜欢何上游和泾泾。她说几十年里,她介绍成的对象超过三十对,但再没有像何上游和泾泾这样懂事的,能长此以往心怀感念。他们好时想不到赵老师,赵老师说,吵吵闹闹有矛盾了,赵老师才重新有用。赵老师并无责怪的意思,语含怨气,只为发发快乐的牢骚。赵老师不光热衷介绍对象,也热衷调解夫妻矛盾。不是她介绍的夫妻的矛盾她也调解。她不在街道或妇联工作,退休前,她在旅游学校当办公室主任。有一次去她家,何上游和泾泾亲耳聆听过她的调解。不是调解他俩。过后他俩议论起来,一致认为,赵老师调解夫妻矛盾的水平与介绍对象的水平一样,都博导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