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打击太子

加入书签


    1410年(永乐八年)年底,朱棣帅大军胜利班师。回到南京以后,朱棣并没有休息,因为他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找太子的事儿。

    朱棣因为远征蒙古,才不得已让太子监国,给了太子一部分的实权,虽然很少很少,但毕竟也是把自己的权利分给了太子一部分,朱棣心中本来就是很不高兴,权利只能由我一人拥有,绝对不可以分给其他人半分,哪怕是亲儿子也不行。我要拥有绝对的权利。所以呢,就算没事儿也得找出点儿事儿,加上朱高煦在旁边添油加醋,煽风点火,朱棣就对太子更加不满意。

    自从明成祖朱棣班师回朝以后,朱高煦就开始了他的强项——告黑状,把自己的小本子拿出来,一个一个的念给朱棣听,还说太子想早点登上皇位,早起掌握实权,说太子不把皇上放在眼里。这明摆着就是诬陷啊,但是朱棣就是相信朱高煦,所以朱棣就不断地找太子麻烦,严厉训斥太子。还把太子监国期间做的各种事情全部推翻,最可怕的是还在午门贴个大通告,说太子监国期间做的所有决定都不算数,统统收回。这不是打脸太子吗,还让天下人都知道了,太子不要面子的吗?我们旁观者都觉得太过分了?

    当时朝廷很多官员看到朱棣这样对太子,纷纷上奏,委婉的或者直接的说朱棣这样做不太好,最有代表性的是耿通,大理寺丞耿通直言上奏:太子事无大过,无可更也。就是说太子做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很大的过错,没有什么需要更改的。朱棣看了奏折,耿通,好,我记住你的名字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明面上朱棣不好对付这些直言进谏的官员,但是朝廷里面什么人都有,有人看透了朱棣对耿通的不悦,就上奏告状说耿通在办案的时候徇私枉法,滥用职权放过一些本该受到惩罚的人。这明显就是随便找个理由让朱棣有的放矢。朱棣一听,好了,这下可有理由治你了,等着吧。

    朱棣是怎么处理耿通的呢,立刻命令督察院以及满朝文武在午门审问耿通,这真是大场面啊,一般情况,在午门由满朝文武一起参加的审讯,都是特别大的事件,比如叛国,谋逆这种大罪,耿通只是被人说徇私枉法,而且连查都没查,什么证据都没有,就这样直接定罪了,一个朝廷重臣被如此对待,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你得罪了皇上,皇上要杀你,谁也救不了。朱棣虽然专政、暴戾。但表面上还是要说的有理有据,他说:失出,细故耳,通为东宫关说,坏祖法,离间我父子,不可恕,其置之极刑。意思就是不管是太子犯错还是耿通犯错了,都是小事,耿通犯错了,找个理由给他减一下罪行,放出去,这些都是小事。但是耿通这个人啊,他竟然离间我跟太子的父子之情,其心可诛,绝对不能饶恕,一定要让他受到最严酷的惩罚。所以,今天,我必须杀了他。

    满朝文武看到此情此景,谁也不敢说话,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于是,耿通就这样被杀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耿通只不过就说太子监国期间做的决定不需要更改,仅此而已,就被戴上了离间父子之情,破坏祖宗之法的帽子,朝廷上下谁还敢为太子说话,这明摆着就是杀耿通给太子看,杀耿通给太子身边的人看,谁敢替太子说话,我就整谁。朱棣就这样杀了一批为太子说话以及辅佐太子的大臣。让太子知道,我朱棣才是大明帝国的皇帝,就算让你监国,那也是迫不得已,别得意忘形,所有的权利只能是我一个人的。让满朝文武知道,虽然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但我是皇帝,什么法规也都是我说了算。耿通事件让太子身边的人,人人自危,不敢再多说话,同时他们也得到了教训,开始想办法保护太子。

    1411年(永乐九年)三月,朱棣问大臣杨士奇:“你辅佐太子很长时间了,说说看,太子表现怎么样?”

    杨士奇用三件事情回答了朱棣的问题。第一:宗庙祭祀的时候,太子对祭祀的物品全部都自己检查一遍,当时太子生病了,却还坚持带病主持祭祀,当时有人劝太子身体要紧,可以让别人主持。太子说“父皇命我祭祀,我怎么可能让别人代替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