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培养继承人

加入书签


    1403年(永乐元年)三月,蒙元军队进攻大明北方边境,大肆抢夺财物,当地都指挥沈永无力抵挡,朱棣听到此消息,气的直接下旨杀掉沈永。北元蒙古军自从被朱元璋打败,就不断骚扰大明北方边界,你打他,他就跑,反正他就是骑马乱跑,你走了他又出来继续捣蛋,很烦人。就像夏天吸血的蚊子,当你感到自己被咬了,去打蚊子,一动手,蚊子就飞快逃跑,你气的一直打,蚊子就一直飞,等你不打了,蚊子又返回来咬你,你说烦不烦。

    1406年(永乐四年),为了镇守国门,朱棣下旨营建新的都城,准备迁都,把大明的都城迁到北京,从此开启了一个“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称臣,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的强悍王国。从今天来看,朱棣是一个有着长远目光和宏伟格局的一代帝王。他想迁都北京,就是为了用北京来对付北元,把大明王朝的边界往北推,建立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的国家。这种思想,在历史上都是很少的,而且最后他实现了,就这更能说明朱棣是一个伟大的帝王。他能看到能想到一般人看不到的未来。但是迁都一事得到了群臣的反对,在南京待的好好的,国家此时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南京,而且南京这个地理位置很好,进可攻退可守,粮食也多。所以很多人都是反对迁都的,朝廷上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远大理想,没有人理解他的心中的雄图大业。所以朱棣一边命人营建北京城,一边在犹豫,毕竟他是一个人对抗一群人。

    直到1407年(永乐五年),朱棣的皇后——徐皇后去世,这个时候大明的京城是南京,但是朱棣没有把马皇后的陵墓安排在南京,而是安排在千里之外的北京。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政治信号,也就是说,哪怕你们所有人都反对我,又如何,我还是要迁都北京,我是皇帝,我说了算。

    1407年(永乐五年),这一年,朱瞻基八岁,为了更好的培养朱瞻基,朱棣早早的让朱瞻基加入皇家学堂,同时给朱瞻基配备了贴身保护侍卫,以及贴身伺候的宦官,这些宦官每天跟朱瞻基朝夕相伴,有很深厚的感情,以至于后来有一些宦官仗着朱瞻基的庇护,贪污受贿,无恶不作。八岁的朱瞻基在各位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学习治国之道,练习骑射。朱棣就是在马上得天下的皇帝,所以对于后代子孙,也专注培养他们的马上功夫,用来对付北元蒙古的精锐骑兵。朱瞻基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天选之子,不管学什么,都学的很好,不到十岁的小小少年,就已经可以一箭射二鸟,这对于武艺高强的朱高煦来说,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见朱瞻基的天赋极高。

    有一次,朱棣组织了一次皇家狩猎活动,三个儿子以及皇亲国戚、文武百官都来了,朱高炽身体偏胖,而且走路不方便,本来就不擅长这些,所以没什么表现。到了朱高煦,这就是他的高光时刻,只见身高马大的,身手矫健的朱高煦一只手拉着套马的绳子,一只脚踩在马鞍上,身体轻松一跃就骑上了马,看起来很是帅气,骑上马之后,朱高煦一只手拿起弓,一只手拿一只箭,两只脚踩在马鞍上,一边骑着马向前奔跑,一边举起弓箭,瞄准天上的飞鸟,拉满弓,瞄准目标,放手,射中目标,这一连串的动作,行云流水,让周围的文武百官连连称赞,朱棣也满脸的骄傲,还当着朱高炽的面对朱高炽大肆夸奖。朱高炽本身就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所以早已经习惯了这种场面,不太在意。可朱高煦就不一样了,他就是要表现,在所有人面前表现,就是给大家看看到底谁才最合适当太子,同时嘲笑朱高炽这个大胖子,不仅胖,还走路摇摇晃晃。

    在我们一般人看来,他们是一个母亲的亲兄弟,彼此这种相处方式真的很让人不理解,但是身在帝王家,同室操戈,就是如此残忍,事实远比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的更加残忍,更加恐怖。此时的朱高炽虽然已经被封为太子,但朱高煦的小动作不断,时不时在朱棣面前说几句朱高炽的坏话,有一些是捏造的,有一些是夸大的,朱棣非常信任朱高煦,同时借着这些有的没的时不时训斥一下朱高炽,目的是为了打击太子势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