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发展双线,自我定位-第2/3页

加入书签
    “唯一能抬升自我价值的标签就是——创作型歌手,音乐才子。”

    “所以这第一张专辑至关重要,必须全部自己原创而且还得质量够硬,一次性奠定形象和口碑的基础,这样应该能错开一大半不必要的直接竞争。”

    王晶花琢磨了一下,有道理,挺通透。

    音乐圈里其实不缺偶像歌手,杨东也不是那种老天追着喂饭吃的神级嗓音,主打音乐才子的标签确实是个不错的差异化打法。

    才华横溢加偶像外表,能同时满足这两点的其实并不多,掰着手指算来算去,两岸三地好像也就只有王立宏谢廷锋等廖廖几个,竞争压力相对小得多。

    这条路子真要走通了,在内地可算是蝎子拉粑粑独一份。

    一念至此,王晶花忍不住惊诧地瞥了杨东一眼。

    好犀利的嗅觉和眼光!

    盘算了一下利害得失,王晶花最后还是问了一句,“整张专辑全部自己写的话,你需要多少时间?”

    杨东对这个时代的相关效率没多少概念,只能小声试探了一句:“大概……三个月?”

    王晶花差点眼珠掉出来,“夺……夺少?!”

    …………

    当天下午,杨东就告别了那家简陋的旅馆,住进了干净整洁的酒店,获得了和剧组那些大腕们同进同出的机会。

    这是王晶花为他争取到的第一个权益。

    随后按照合同条款,王晶花又给他拨发了500元的生活补贴,基本可以算是“保底工资”。

    而从这天开始,杨东也进入了一边拍戏一边写歌的节奏。

    他的乐理知识并不系统,但简单谱一下曲还是能行的,更进一步的编曲肯定是交给专业团队去做。

    对他来说,最困难的反而是选择困难症——除了《再见》以外,另外几首歌该选什么?

    最无脑的选择自然是神曲拉满,全专辑无尿点让歌迷嗨到疯。

    但是长远来说这么做有一定风险——出道即巅峰,彻底堵死了进步空间。

    将来一旦神曲耗尽,新专辑质量稍微有点下降,“江郎才尽”的骂名立刻就会铺天盖地而来。

    所以最稳妥的方案,还是放两三首主打神曲进去撑门面,然后搞一些“好听”的歌凑数,给后续留一些操作空间。

    细水长流,主打一个可持续发展。

    更何况他脑海里那些“好听”的歌,很多放在这个时代已经属于降维打击了,根本不需要担心口碑问题。

    白天进剧组一边拍戏一边学习,晚上回到酒店写歌谱曲,忙到午夜一两点基本倒头就睡……

    双线工作的节奏确实很累,但杨东觉得很充实。

    他知道这是在给未来的美好生活铺砖奠基,就算再累也得咬牙坚持。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一月时间一晃而过。

    时间进入七月,佛山已经变身蒸笼,每一天的片场出勤几乎都成了一种煎熬。

    杨东的戏份已经进入了尾声阶段,经过这一个月的学习和磨练,他的长进让整个剧组都交口称赞。

    而随着他“文艺青年”的名号不胫而走,不出意外就成了剧组的风云人物,除了那几位大腕主演之外,就属他人气最旺。

    尤其是那些个女配和女龙套,一逮到机会就缠着他让唱歌,活像是进了盘丝洞的唐御弟。

    隔三差五,他的衣袋和包包里就会出现一些小纸条,上面不是电话号就是BB机寻呼号,有些直接给了下榻住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