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发展双线,自我定位

加入书签


    杨东的父亲是个跑船的,常年飘在外面基本半年回一次家,唯一能联系上的只有母亲刘桂琴。

    接到电话以后,刘桂琴的第一反应就是:“你不会遇到骗子了吧?”

    好说歹说怎么解释,刘桂琴就是不信。

    这么多艺术学校的尖子在那呢,人家凭什么签你一个高中生啊?

    这个时代,明星身上多少还带着点“艺术家”的神圣光环,不像二十年后从夜店里抓个野鸡出来包装一下就能出道。

    没辙,杨东只能把老丁请出来解释证明,这才打消了刘桂琴的疑虑。

    但是说到最后,刘桂琴还是没忍住来了一句:“东子,咱不图富贵,一家人平平安安就好,所以别去干冒险的事,实在不行就回来,家里不差你这一双筷子。”

    挂断电话,杨东沉默了许久。

    第二天一早,他就在老丁的陪同下签完了合同。

    “谢谢你信任我。”王晶花笑着向他伸手,“我会证明,这一定是你这一生做的最明智的选择。”

    杨东握手回礼,“花姐,你抢我台词了。”

    王晶花愣了一下,随即大笑起来。

    “好,我就喜欢有自信的人!”

    敲定完合同,王晶花开始介绍公司的基本情况,以及对杨东的初步规划。

    黑海红日创立时间不长,但旗下的阵容已经相当不俗了,除了陈道铭和李冰,还网罗了诸如胡君、夏宇、尤永等一众得力干将。

    未来几年,这个阵容还将变得更加璀璨,只要经营得当,将会是一笔巨大的人脉宝藏!

    至于对杨东的工作安排,因为时间仓促没法做长期规划,只能先做一些短期计划。

    鉴于现有的实际情况,王晶花倾向于让杨东先在音乐方面发力,她留在歌坛的人脉可以派得上用场。

    等在歌坛闯出一点名堂来,自带人气关注度再跨界接戏就轻松多了,不至于天天被人嫌弃。

    最近这些年,唱而优则演的正反公式已经是流行时髦了,很正常的人气转换做法。

    《再见》的版权注册已经在流程中了,但只有这一首歌明显不够。

    这年头出专辑才是歌坛的主流玩法,有资格玩单曲的只有金字塔尖上寥寥几人,新人整这个基本就是找死。

    所以王晶花的建议是——赶紧多创作几首新歌出来,争取尽快制作一张专辑。

    数量也不需要很多,主流专辑一般8~10首歌,杨东只需要拿出三四首来就行,剩下那些可以找其他音乐人邀歌凑数。

    实在不行还有另一条捷径——混进其他的大杂烩唱片里,蹭其他成名歌手的人气。

    反正就是一个宗旨——越快越好。

    但杨东却直接否决了这个想法,“花姐,我的想法是要么不出,要出就全部自己原创。”

    王晶花被吓了一跳,“这得花多少时间,没必要这么极端吧?”

    “时间不是问题,但这直接关系到我作为歌手的定位问题。”杨东一脸认真道:“我和其他歌手比起来,有什么优势吗?”

    王晶花不假思索就给了答案:“长得好。”

    “…………”

    “可我没打算靠脸唱歌。”杨东无奈道:“我就是个自学成才的野路子歌手,各方面其实都没什么优势。”

    “唯一能抬升自我价值的标签就是——创作型歌手,音乐才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