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佳之率领水军从杨子津进入江南,攻打叛军首领朱莫问于京口,并打败了他。随后又进军攻打晋陵叛军首领顾世兴、无锡叛军首领叶略,都被平定。叛军首领沈玄兵败逃走,被杨佳之率军追上抓获。叛军首领高智慧据守浙江东岸以为营垒,连绵达一百余里,战船布满江面。杨佳之进军攻打,部将南阳人来护儿对杨佳之说:“吴地人悍勇敏捷,善于使用战船作战,而且都怀着必死的决心,因此难以与他们争锋。您应该率军严阵以待,不要和他们交锋,请给我奇兵数千人,偷偷渡过浙江,袭击敌军的后方营垒,使他们退没有路,进不得战,这就是秦朝末年汉将韩信击破赵军所采取的战术。“杨佳之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来护儿率领轻型战船数百艘,径直登上浙江东岸,攻破了高智慧的大本营,纵火焚烧敌军营垒,烟焰冲天。叛军回望后方营垒起火,十分恐惧,杨佳之乘机率军奋勇进攻,大败敌军,叛军溃败。高智慧逃入海中,杨佳之也率军跟踪追击直达海边。杨佳之召见行军总管府记室参军封德彝商议军事,封德彝失足落水,被人救起得免一死,他换过衣服后就去见杨佳之,没有说自己落水的事。杨佳之后来知道了此事,就问他为什么不说,封德彝回答说:“那是私事,所以没有告诉您。“杨佳之不由得叹奇。封德彝名叫封伦,人们一般都称他的字,他是封隆之的孙子。叛军首领汪文进任命蔡道人为司空,守卫乐安,杨佳之又率军进讨,全都被平定。
杨佳之派遣行军总管史万岁率领军队两千人,从婺州经小道翻岭渡海,攻下了无数叛军盘据的溪洞。前后共经过七百多次战斗,转战一千多里,一百多天毫无消息,人们都认为史万岁已全军覆没。史万岁把书信封进竹筒里,然后放在水中,被挑水的人得到,转告了杨素。于是杨素向朝廷上书报告了史万岁的事迹,隋文帝看后连声称奇,赏赐给史万岁家人十万钱。
杨佳之命令杨素又率军在温州打败了叛军首领沈孝彻,随后由陆路向天台山,直指临海县,一路上追捕漏网溃逃的叛军,前后战斗一百多次,高智慧退保闽、越地区。隋文帝因为杨素长期在前线勤苦奔波,传令征召他乘坐驿站传车回朝休养。杨素认为叛军的残余还没有肃清,恐怕留下后患,又请求出征,于是又乘坐传车来到会稽。叛军首领王国庆自以为海路艰难险阻,北方人又不习惯驾船航行,于是根本不加防备。不料杨素率军突然渡海来到,王国庆惊慌失措弃城而逃。王国庆余党四散逃入海岛,有的则据守溪洞,杨佳之又分派部将,从水中陆上两路追捕。杨素又秘密派人劝说王国庆,让他除掉高智慧以赎罪。于是王国庆抓获高智慧送交隋军,杨素在泉州将高智慧斩首,高智慧的余党也全部投降。江南大部分被平定。
杨佳之和杨素班师回朝,隋文帝派遣左领军将军独孤陀到浚仪迎接慰劳。杨素回到京师后,文帝每天都要派人到他府上问候。隋文帝又拜授杨素的儿子杨玄奖为仪同三司,并且赏赐给他许多财物。独孤陀是独孤皇后父亲独孤信的儿子。
杨佳之用兵很有权略计谋,治军严整,军令如山,每当要临敌打仗的时候,就寻找一些士兵的过失而将他们处斩,多的时候达一百多人,少的时候也不下十多人,跟前血流满地,而杨素谈笑自若,毫不在意。及至双方摆开阵势后,杨佳之就先派一二百人前去冲击敌阵,能攻破敌阵则罢,如不能攻破敌阵而退回的人,不论多少全部处斩。然后又派二三百人再次冲击敌阵,还像前面那样处置。因此,将士们莫不战栗惊恐,都怀有必死之心,奋勇向前,从不后退,因此杨佳之战无不胜,称为名将。杨佳之深得隋文帝的宠信,对他言听计从,跟随杨佳之征战的将士,有功必赏,至于别的将士,虽然有大功,却经常受到朝中文官的压制,将士们也愿意跟随他。
隋朝任命并州总管晋王杨广为扬州总管,镇守江都,重又任命秦王杨俊为并州总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