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风尘山平安村-第2/6页

加入书签
    葬礼上,是李夫人亲自点的火,大火烧了一天一夜才得以停息。而后的骨灰被葬在了房后的柳树下。

    李武师虽说是习武之人,但据以前从村中走出去的孩童回村省亲所说,李师傅的学问远超县城的先生,有时幸听得从郡城来的夫子讲习,大多也不比不过李师傅。不过每当村民与李武师闲聊问起出身时,李武师总是笑而不语。后来,平安村也为李武师编排了一套故事:李元纯本是京师大家的旁系子弟出身,颇有习武天赋,习成之后不愿委身家族,便出来闯荡江湖。此后与人结仇,遭到暗算,才流落至此。虽说只是村中流言,不过听起来确实像那么回事。

    李武师之子李长明今年一十有二。自识事辨物起,就与村中孩童一同受教。非授业与村童之时,李武师夫妇也皆把时间放在了李长明身上。虽说李武师流落至此,观其子李长明举止,反而却没学村里山野孩童一样顽皮活泼。颇有大家子弟的风范。但其实不仅李长明,李武师在的这些年,村里去县城的孩童也少了些乡野之气。比起周遭其他村落出来的少年,县城里的商贾酒楼与大户人家也都爱招平安村出来的。

    今日恰是李武师忌日。木屋中李夫人在教孩童识字。李武师去世后,便是李夫人教孩童识字。李武师刚来之时便同村里人说了,自己虽归隐,但先前在江湖上也算有些旧交,若到了李长明该外出闯荡的年纪,便会离去投奔旧友。虽说如今只剩下李夫人一人,但今日过了李武师忌日后,李夫人便要带着李长明离去了。

    村民们虽说不情愿,但也知道窝在这山村里实在没什么出路,自己家的孩子况且都想拼了命的往县城里送,李长明也实在不该在这里一辈子。只可惜以后的孩童,却无人启蒙了。先前平安村中一直盼着谁家的孩子能在外面混出个样子,到时便能请个教书先生回来,只可惜,到现在混的最好的,也只不过在县城有钱人家谋个大管家。

    院子外,李长明与三人坐在台阶上休息。除他之外,两男一女。皆与李长明年纪相仿,一直在李武师这习武。

    此间正值初春,众人皆着缝缝补补的青灰朴素单衣,李长明坐正中,坐其左手边的少年名为陈远游,四年前便一直在这学习。坐其右手边的兄妹二人,三年前开始在这习武。先前唤作王铁牛与王翠花,因兄妹二人身法上颇有天赋,李武师而后为其另起名为王追风与王轻燕。

    李长明手中翻看着一绘本,身旁三人也探头一同瞧着。此书名为《山水志》,是李长明前月托在武馆当学徒的赵家老二从县城书铺买的。此书是京师大学堂的大学士经三十余年游历本洲山河而作,并且其中绘图也是亲笔作画。放在哪个书铺也是价格不菲。其价格一两银子也够平民一户生活一个月之久了。

    “李师兄,这世上真的有仙人吗?”左手边的陈远游问道。

    这一页说的是刘学士游历本国东南的淮南郡丰年县郊外时所见仙湖。据丰年县县志所记,此湖是五百年前,两位仙人在此斗法,斗出了一方圆二十里的巨坑,后来便成了这湖,县人皆称此湖为仙湖。

    “想必是有的”李长明翻了一页。

    “一定是有的!上个月我家隔壁二花回来说,她服侍的二公子去郡城比武,被仙家高人看上了,说要收为徒弟,带回仙山哩。”王轻燕兀地站了起来,手舞足蹈学飞行状,“听说仙人都是可以上天入地,腾云架雾,无所不能。二花还说,她那二公子对她说,等学成归来探亲时,就带她回仙山一同生活。”

    “好羡慕二花哦。”说完,王轻燕又一屁股坐回原地。

    王追风也操着一口本地方言说“没想到还真的有神仙。俺以为练武之人就已经够厉害的了,李师傅是俺见过最厉害的人,俺七岁的时候还吃过李师傅打的虎肉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